重庆光昊机械有限公司是空港工业园区内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发动机轮、驱动盘等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企业,目前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二。
“全靠地方政府支持,我们企业才有了资金实施技改,达到现在的生产规模。”谈起企业的发展,公司负责人刘世勇深有感触。
“每年超过3亿财政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据渝北区财政局副局长石洪介绍,近年来,渝北区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支出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加大重点企业发展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一大批实体经济。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9.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73.99亿元,居全市第一。
技改资金补贴
企业生产效率提高70%
“我们不仅与长安汽车、长安铃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等全国30多家整车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配套关系,还进入了福特汽车公司全球配套体系。”刘世勇说,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减缓,为及时应对市场新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两年前公司决定对主要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虽然技改后必然会对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可眼前的技改资金不是笔小数目,如果挤占流动资金,又势必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区财政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拨付了154万元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企业购买设备。
去年4月,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相比之前,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0%,材料利用率也提高,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利润是以前的10倍还多,目前企业产品已销往巴西、西班牙、英国、韩国等地。
据统计,每年该区以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支持、引导、带动实体经济进行技术改造、产品转型升级、进出口贸易以及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等项目的资金超过3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元化筹资
每年3亿元扶持各类产业发展
今年初,渝北区成功争取到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的专项资金950万元,光大等8个企业分别获得100万—150万元的财政支持。
“目前渝北区已经设立的财政支持资金包括工业发展资金、商贸发展资金、科技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外贸进出口发展资金、微型企业发展资金等,总金额累计超过3亿元。其中除了本级财政的支持外,还通过包装项目,向市级和中央财政申请大量项目资金支持。”石洪向记者介绍,我区通过项目申请的财政资金扶持每年近2亿多元。
据悉,为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各种专项资金,区财政局建立了企业信息沟通平台,第一时间公布财政资金相关扶持政策。同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并组织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帮助企业根据资金使用范畴进行申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