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国铅精矿产量较2011年同期上升38%,达到72.3万吨。3月份,因电池制造商产量较2011年同期增加了23%,精炼铅消费量也有所增长。有分析预计,由于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到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精炼铅需求仍将强劲。
国内精铅供给缩减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铅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精炼铅产量增长将会加剧全球铅供给过剩的情况。路透社调查预计,2012年全球铅供给过剩数量将为25万吨,国际铅锌研究小组表示,今年前两个月铅供给过剩数量为1.9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份我国铅产量34.6万吨,同比减少6.7%,环比增加12.3%。一季度累计铅产量92.3万吨,同比减少8.7%。分析认为,一方面,环保部等九部委对重金属的污染防治,使得我国精铅产量扩张受到限制。同时,矿源不足、进口依存度高也限制了精铅生产。
另一方面,在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的格局下,利润空间的缩窄使得国内铅矿山及冶炼企业纷纷减产检修,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仅今年1、2月,企业开工率分别为56.32%和52.42%,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根据往年情况,一季度是国产铅精矿产量低谷,北方矿山企业因天寒地冻等因素生产时间较短,矿产出量较少,导致国内铅精矿市场货源较少,迫使不少国内铅冶炼企业将寻矿方向转向进口铅精矿。2012年1月和2月,我国分别进口精炼铅56吨和584吨,1~2月累计进口量同比减少36.1%。在产量和进口量双双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精铅供给大大缩减。
进口清淡局面改观
同时,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欧美经济前景不乐观预期等因素影响,伦敦铅3月下旬自2100美元/吨附近下挫后,近期在2000美元/吨关口徘徊,并连续多日触及2000美元/吨以下位置,为我国铅冶炼企业铅精矿进口点价提供了条件。因此,铅精矿进口市场打破前期以询价为主的清淡局面,成交略显活跃。
2012年,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能力比2011年前有所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2月中国铅酸蓄电池产能总计2260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7%。基于生产数据、库存变化报告和精炼铅的净贸易额,精炼铅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3.8%。
在海外市场,铅在日本的表观需求很强,2011年日本铅消费量增长了4.5%。主要是去年地震和海啸之后,汽车产能的复苏以及汽车销量的回升和工业蓄电池需求的增加。
此前大型生产商对现有厂房升级并建造新车间,弥补了2011年政府整顿规模小、污染大的工厂所带来的产量损失。交易商表示,尽管国内供给充裕,但融资机会和伦敦金属交易所铅价下跌,使得进口颇具吸引力。
2012年,由于市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疲软表现以及整体经济形势还存在诸多忧虑,同时考虑到2011年对电池产业的整顿所产生的冲击效应将会延续,对电池生产商来说,2012年将面临比去年更加疲软的出口市场。
行业景气度将企稳回升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环境下,铅市筑底成功的可能性逐渐增大,若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回暖,二季度铅行业景气度也将企稳回升。到今年第三季度为止,由于国内需求升温以及国内和进口铅精矿用尽,我国精炼铅产量有可能一直上涨。2011年,我国精炼铅消费增长率为12.5%,有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我国精炼铅消费增长率为12%。
目前,全球经济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仍然走在复苏的路上,对工业金属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年底开始,“中国因素”对有色金属的提振作用开始趋弱,欧洲边缘国家渐成焦点。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紧箍咒”。2月下旬,希腊救助出现转机,铅价应声而涨。3月,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迟迟未出,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国债轮番告急,铅价重归弱势。4月,全球宽松基调再起,铅价止跌,振荡蓄势。
产能过剩、结构分散、环境问题突出一直是我国铅工业的现状。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未来我国铅市场或逐步趋向紧平衡。然而,从现状来看,虽然供给进一步中断的风险依然存在,但需求前景呈现积极态势。基于这一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铅价格上升的可能性大于下跌的可能性。
市场价格维持平稳态势
今年一季度,国内外铅价整体呈先扬后抑走势,其中伦敦铅价格在1月27日创出2011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达到每吨2318美元。国内方面,沪铅价格仍然表现得相对抗跌,自去年9月下跌以来持续位于每吨16000元附近。
如果铅价继续下挫,进一步减产将是必然结果,但同时矿山减产、惜售以及冶炼厂部分停产等行业动作对铅价的支撑作用也将逐渐显现,而且预计,下游需求的变化将成为影响铅价后市表现的重要因素。
下游需求方面,铅酸蓄电池制造商是我国最大的铅使用者,消费占比已达80%,今年1~2月,国内铅酸蓄电池产量225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2%,并且明显好于去年四季度水平,这主要是终端需求汽车行业带动所致。
虽然今年一季度国内主要车企销售出现一定下滑,但庞大的汽车市场规模为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夏季的临近,电池更换需求逐渐增多、行业补库以及新增需求将促使国内铅酸蓄电池生产商不断提高产量,铅价上涨动力显然会更加充分。
从宏观面看,全球经济已进入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等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我国央行也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为下游需求进一步回暖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虽然非基本面的因素可能是铅价格承压并走低的原因,但价格下跌应该只是昙花一现,铅的基本面依然看好。
但据某大型铅贸易商介绍,市场上沪铅报价一直在15600元/吨附近盘整,使下游厂家成交出货情况一直不好,平均每天出货量只在500~600吨。
另有一铅贸易商反映,市场对后市普遍在观望,铅价要么维持震荡,要么出现连续调整,但后市出现调整回落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因为欧债问题还在继续反复,美国经济数据也开始出现不利的情况。
据分析,铅价想要得到突破,主要看近期的欧债消息,无论消息的好坏,都能提振贸易商出货。尽管过去几个季度,铅的价格有较大的波动,但2011年预测的每吨2090美元价格还是比较准确。对2012年全年的铅价,有研究预测在每吨2195美元左右,到2013年预计会达到每吨2300美元。不过目前,国内铅现货价格整体上维持平稳态势,下游企业整体上现用现买,市场比较弱,铅现货价格暂时报在每吨15550~15650元,成交仍比较淡。
(来源: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