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国内首款装备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1.8T)的骏捷和尊驰在期待多时之后终于上市,售价12.98万元-19.98万元的两个系列车型不仅丰富了华晨汽车现有的产品线,也为连年亏损的华晨汽车带来新的前进动力。
时隔一年,骏捷热销、国产世界先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巨额出口欧洲等好消息不断降临在曾经濒危的华晨汽车身上。
但自主研发的压力,合资公司的产能瓶颈等,都让刚刚翻身一年的华晨汽车赫然站在资金的巨额缺口上。“我们已经有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计划,但方式、地点非常敏感,不能透露。”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公开表示。
在正值火热上升的资本市场上如何再募资金?华晨“不排除任何可能”的语气背后,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猜想空间。
缺钱缺产能
“去年我们没有发财,仅仅是发展了,我们仍然缺钱。”祁玉民不改往日的坦诚。据其透露,华晨今年有三大目标:全年销售整车30万辆;彻底扭亏为赢;募集资金打造震撼车型,改造生产线,不排除建设新的生产线的可能。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华晨汽车业已在内外筹集资金,已经融到15亿资金,投于生产线。在330个零配件供应商处,2006年,华晨的零配件采购成本降低了7亿元,今年的降成本计划还将继续。
伴随着华晨汽车的良好势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晨的三只股票价格不断飙升,按照祁玉民的说法,国有股市值上升了20亿元。
也正如祁玉民所说,2006年,高性价比骏捷的推出,带动中华品牌汽车有了跨越式发展。但也正是超高的性价比,令中华品牌汽车的利润屈指可数,所以“仅仅是发展了”。
与此同时,华晨汽车集团的资金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自主品牌一方,也来自于与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宝马成立的合资公司。2006年,宝马公司一共在中国销售了36360辆轿车,比2005年增长了50%,华晨宝马也几乎达到了3万辆产能的顶端。
去年6月从宝马总部调任华晨宝马负责生产的吴佩德告诉记者,经过增长工人班次和优化生产线,华晨宝马现在的产能已经被调高到4.1万辆。他在今年3月1日又接任施润博,成为了华晨宝马第三任总经理兼CEO。
虽然吴佩德说他们今年的产能够用了,但这恐怕是在华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因为华晨汽车和华晨宝马共用一条涂装油漆生产线,这也成为了制约华晨汽车和华晨宝马双边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最近路透社有报道说,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从长远来看,4万辆的数字也还远远不够。所以,德国宝马公司正在进行扩大生产的可行性调研。
而一旦扩产,双方的追加投资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华晨向欧美的出口正日益扩大,继去年签下15.8万辆华晨汽车出口欧洲协议之后,最近表示正在接洽美国市场,并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出口订单。华晨汽车主管销售和市场的副总裁杨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间接表示,受产能制约,正在考虑扩建新工厂。
业内资深人士钟师分析:“对于仅仅翻身一年,尚未摆脱亏损帽子的华晨汽车,无论从合资公司还是自身发展来说,资金都将是其既定三大目标的支撑点,融资已势在必行。”
融资谜团
“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积累一定的利润滚动发展,但一段时间内仍很困难。”祁玉民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活跃,市值的上升,我们不可能不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在华晨发布的“自主宣言”中明确提到:“着眼于全球资源的利通,通过中外合资、内外上市等有效途径,不断优化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资本运作高手仰融及其“四大金刚”打造的华晨,本就是一个证券化的汽车公司。目前华晨系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在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1114.HK)、在A股上市的金杯汽车(*ST金杯600609)和申华控股(600653.SH)。但是现在华晨汽车的管理层多出身于汽车制造或来自政府内部,他们能否玩转这些资本市场的资源,这次融资俨然成了一道现实的考题。
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是老朋友宝马的加入,抑或是再造新的上市公司?一时间,华晨再融资成为资本市场上有趣的谜团。“鉴于宝马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华晨的乐观,宝马或将成为华晨的下一个战略投资者,有可能参股到某一个上市公司中。”来自华晨汽车内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据了解,基于这种猜测,一些机构和个人已开始吸纳*ST金杯600609的股票,从br> 今年1月有传闻说,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将斥资1.8亿欧元入股华晨中国20%股份。但宝马很快便予以书面否认,而且近日,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博士亲自向本报表明,该集团无意收购华晨的股份。
尽管如此,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仍然认为:“有了福田汽车定向增发牵手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前车,华晨定向增发,引入宝马作为战略投资者不无可能。”他还分析,“宝马在国内主要是高端品牌,而华晨中华品牌主要仍是中低端,与其不存在同业竞争。而且与华晨集团共同合作了多年,并在中国市场取得重大成功的德国宝马自然是与华晨联姻的合适人选。”
而华晨管理层也曾透露,只要国家仍作为华晨单一最大股东,集团不会将有意入股的投资者拒于门外。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推出量产,也让有些媒体猜测,华晨可能借此打造新的上市公司。
不过,钟师认为,“打造新上市公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难解华晨的燃眉之急,利用好现有三个上市公司融资,就已经可以了。”他分析,“一次又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的上市仪式,央视上15.8万辆车出口欧洲的大范围宣传,不光是给媒体、经销商打气,也是在给投资者们提供信心。”
当然,除了在今年土地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大形势下从当地得到土地上的宽容之外,上升中的华晨获得当地政府的贷款支持也不无可能。这从华晨每次的发布会上,辽宁省和沈阳市多位高层领导亲临现场的重视中可见一斑。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