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权威的新能源汽车及汽摩配产品检测机构,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及汽摩配企业只好将产品送往深圳、上海、广州等地检测,金华市企业因此每年不得不担负额外的外送费用。
2011年末,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检验检测服务”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8个高技术服务业领域之一,这是“检验检测服务”首次以一个产业整体被突出标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全国汽摩配相关国家质检中心共有21家,基本上分布在国内已经形成的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区,如天津、上海、江苏、吉林、重庆、湖北、浙江、河南等地。
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及汽摩配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块状经济向现代集群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十分需要检测力量的支撑,来提升产品质量。而当前,很多企业的检测能力比较薄弱,检测需求十分迫切,中小企业急需政府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工业强市”和“浙中崛起”。
到2015年外送检测
费用约为7500万元
按相关测算,检验检测需求与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05%。也就是说,到2015年,当金华市汽车产业总规模由目前的600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时,相关企业每年外送检测费用约为7500万元。
目前,全市汽车整车及汽摩配生产企业近2000家,占全省的30%左右,行业总产值达60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20万人,已涌现出青年集团、今飞集团、万里扬集团、众泰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汽车产业的产值、销售、利税等主要指标在制造业中均占10%左右,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板块,成为金华市第三大产业,市区第一主导产业。
“轮毂产品很多,只需去市场看看,就能模仿出来。”永康一家轮毂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说,这类产品构造简单,如果依靠自己研发,根本不划算,所以该企业并没有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中。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多数企业尚处于模仿阶段,在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研发以及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开发等方面仍处于低水平。金华市大量汽摩配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仿,整车销售规模与国内领先者相比差距很大。从零部件企业看,数量多、规模小,大部分产品主要供应非主流整车和部件企业及二三级汽配市场。以齿轮为例,金华市的齿轮生产企业大多是生产精度较低,为货车及农用车配套的低端产品。
当前,影响和制约金华市汽车相关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与成长的主要问题在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严重不相适应。而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就需要不同于一般质量控制的先进检测技术支持。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