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制造业急需高技术人才

制造业急需高技术人才

时间:2012/4/30 10:12: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21 字号:
[摘要] 制造业大国需要匹配的人才队伍,尤其是技术人才。 这是制造业维持发展生命的“生态链”。 而今年就业市场的讯息是,就业难和用工荒“鸳鸯火锅”长期存在大学毕业生难就业,职业学校学生不愿意从事技术工

   制造业大国需要匹配的人才队伍,尤其是技术人才。

    这是制造业维持发展生命的“生态链”。

    而今年就业市场的讯息是,就业难和用工荒“鸳鸯火锅”长期存在大学毕业生难就业,职业学校学生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作,技术工人大量缺失。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破解我国用工矛盾存在的“病灶”,应该加强职业教育推广培养力度,让教育不仅仅培养大量管理人才“天上飘”,避免一进入实操领域就“地上爬”,让职业人才培养在全社会形成风气,真正“接地气”,形成完整的符合产业结构的人才“生态链”。

    技术工人有钱途没地位难吸引人

    在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民的记忆里,技校同班40个同学中,目前还在从事技术工作的只有3个人。

    “技工成长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时间打磨。”张全民是河南平高电气的基层代表,曾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为什么大家都买进口的汽车、电气,不是我们制造不了,而是制造出的产品稳定性上差,这就要归因于工人技能、素质等因素了。”

    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布置今年工作任务时强调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事实上,细心梳理会发现,从2004年至2012年九次《政府工作报告》,无一例外,全部提到了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作为关键字一共出现了24次。

    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却又技能人才极度缺失。这就是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人才的现状。

    来自全总的一项调查数字显示,在金融业、文娱业、房地产业等一些高薪领军、虚拟经济成分比重较大的行业,招工基本呈现饱和状况,招工率普遍超过110%,甚至有的高达150%。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制造业,缺工率高达46.3%,有61.2%的制造业企业表示去年遇到了应聘人员减少的情况,57.3%的制造业企业表示应聘者技能水平低,找不到合适工人。

    “很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希望子女考大学,将来做‘精英’,不愿报考职高,使得我国教育出现人才培养‘泡沫化’倾向,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全国政协委员李滨生分析说。

    全总的统计数字,与张全民的感受相吻合。“现在厂子里的数控机床动辄上千万元,没点技术谁敢把床子放心交给你开?”张全民介绍,现在招聘一个成熟的技术工人很难,在用工市场,大量是没有经过太多正规培训的农民工。在他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更与包括技工在内的工人的社会地位下降有关。

    “现在人们不仅仅只看挣多少钱,还在追求诸如被尊重感、上升空间、社会地位等其他层面的需求。”

    [代表委员建议]

    只有大力改革用人制度和劳动者的保障现状,使得技能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待遇、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完善和保证,使得“体面劳动”成为各个行业从业人员能够享受到的现实,那么当前我国用工和职业教育面临的窘境能够迎刃而解。

    技校学生实践少操作能力提高难

    “职校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学校就应该培训那方面的技术。”全国人大代表、蓝翔技校校长荣兰祥告诉记者,现实是,哪怕技校毕业,很多学生仍然缺乏“一技之长”,很难适应企业要求。

    荣兰祥表示,“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工位欠缺,学生操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

    事实上,尽管国家鼓励职业教育发展,但来自政策、资金的支持还远远不够。《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提供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7.26%。这一数据首先说明,各级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偏低。

    没钱少钱,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教学装备的落后。

    “比如,你要培养一个汽车方面的技工,市场上卖的大部分是自动档车了,你的教学用车还停留在手动档,那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无法迅速独当一面。”荣兰祥说,“我们学校一直努力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实习工位,但很多实力不够的学校根本没办法保证。”

    校企联合的实习培养模式被认为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又极大地减少资源投入。

    “很多企业怕麻烦,担心影响生产,不愿意接纳我们的实习生。”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告诉记者,企业不愿主动寻求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很多企业最多为职校提供实习基地,这样的实习与实际生产还有一定距离。

    [代表委员建议]

    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多元化的职教投入机制,切实解决职校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确保职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

    职业教育缺本科学历衔接断档

    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术、重专业轻职业、重学历轻能力这是刘正奎委员把脉职业教育体系时,开出的病因。

    “技术工人职业上升空间不够。”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说,“大学文凭,似乎已经成为职业发展路上的起点,技校毕业的,技术再好也没有可能在学历上突破。”

    这一现象,正是刘正奎委员所言的“断头教育”,或“断层”教育。

    “在职业教育领域,只有中职和专科层次高职,没有职业学士本科教育。”刘正奎委员指出,尽管解决体系的缺失问题,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唯一问题,但却是关键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发展本科高职的呼声很大,但是并没有明确定位于本科高职的高等学校类型,中职往上找不到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可以与之对接的高等学校。

    [代表委员建议]

    构建学位制度,职业本科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够真正突破“矮化职业教育的现实”。本科高职从其字面和内涵理解,应该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可以肯定,本科高职与传统学科性本科培养人才类型应有明显区别,同时这类人才在职业领域应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

 

(来源: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