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长期以来是世界农机巨头们增强自身实力、抢占市场份额的法宝。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深远影响的农机行业兼并事件发生在1999年,意大利菲亚特集团收购了美国着名的农机企业凯斯公司,并将纽荷兰(NewHolland)与凯斯(CASE)合并成为凯斯纽荷兰(CNH)公司。由此,世界两大知名品牌“凯斯”、“纽荷兰”终于由竞争转为强强合作;爱科(AGCO)集团号称“你的农机公司”,自1990年成立以来,很快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重组活动,成为旗下拥有挑战者、芬特、麦塞弗格森和维美德等深入人心的品牌的全球性农业机械制造和分销商,近来又相继收购了拉维达公司和中国的联合收割机企业大丰公司;赛迈道依茨-法尔(SameDeutz—Fahr)集团也是如此,1927年成立于意大利的该公司通过兼并重组,拥有赛迈、兰博基尼、道依茨-法尔和休里曼等品牌,并在中国与常林集团合作成立了各自出资50%的合资公司。而最近一段时间,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KubotaCorporation)将挪威格兰公司(KvernelandASA)收入囊中,以涉及金额之高和中国企业奇瑞重工的竞争,一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本报也于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那么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还发生了哪些引人瞩目的农机企业并购重组的大事呢?
丹麦Kongskilde收购本国企业JF-Stoll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衰退的余波在农业领域尚未消逝,成立于1951年的丹麦老牌农业与畜牧业机械制造商JF-Stoll公司就是受害者之一。该公司拥有230名员工,过去几年的年营业额均在3500万英镑左右,但这不足以让它顶住浪潮的冲击。去年下半年,该公司申请破产,并于9月26日被Kongskilde公司收购。
Kongskilde公司成立于1949年,致力于提供农业整体的解决方案。据该公司总裁Asbj?rnB?rsting介绍,JF-Stoll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购对象。因为其优势项目在于牧草机械等方面,与Kongskildes自身的种植、播种和粮食处理机械形成了良好的互补,而几乎没有重叠。这对于Kongskildes希望进军农业机械全领域,成为更加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公司是非常有帮助的。他称,“新的形势将为我们的公司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这正是我们之前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我们的竞争力将会显着增强。即使是在十分困难的时期,JF-Stoll仍然对研发持续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我们对此充满敬意。”
本次收购涉及的内容除了JF-Stoll公司的制造业务,还包括其在挪威和俄罗斯等国家的销售部门。但本次收购不包括JF-Stoll位于德国生产前装载机的姊妹公司W-Stoll公司。
法国库恩收购美国克劳斯
克劳斯公司,一家有95年历史的家族企业,由发明单向犁的美国堪萨斯农民亨利·克劳斯创建,已被售出。2011年5月2日,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克劳斯家族的第三代传人史蒂夫·克劳斯宣布,总部位于法国的库恩集团完成了对该公司的收购。这也是库恩集团第八次提出对克劳斯公司的收购要约。
法国库恩集团在专业从事农业机械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领域拥有超过175年的经验。今天的产品有犁、整地机、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碎草机、牧草机、田园道路维护机和饲喂设备九大系列。该公司拥有全球员工超过3500人,2010年销售总额8.5亿美元,每年生产超过6万台机器。但在美国,库恩对大功率耕整地机械市场的占有程度还不高。这正是库恩寻求收购克劳斯公司的根本原因。
2004年以来,克劳斯已连续发布了三种针对土壤管理科学的大型耕整地机械。这些机械适应最流行的垂直耕作方法,使得农民可以只在秋季或春季对土地进行一次耕整,节省了时间、燃料和化肥。克劳斯的机械曾连续赢得在美国AGCONNECT农机展大奖和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农业创新和技术卓越奖。
库恩北美总裁和首席执行官ThierryKrier表示,收购有利于克劳斯公司的发展,也有利于库恩集团产品结构的多样化以及在北美市场的销售,是一次双赢的选择。他还表示,所有克劳斯公司的员工都将予以保留,“员工会看到他们的支票上除了第一行的公司名称之外,一切都没有改变”。
另据了解,库恩集团每年将4%的利润转化为资本,另有4%投入到研究和开发工作,这一政策也将在收购后的克劳斯公司得到延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耕作农业技术需求和出口市场扩大的趋势,目标直指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澳大利亚。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