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王国栋院士的“超级钢”为中国钢铁加力

王国栋院士的“超级钢”为中国钢铁加力

时间:2012/4/22 9:11: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95 字号:
[摘要] 新华网沈阳4月21日电(记者王莹)在“超级钢”开发和应用这一国际钢铁强国群雄逐鹿的科研领域,由他领军的中国军团一马当先,骄傲地走在世界前列。年逾古稀的王国栋院士,多年来在新一代钢铁材料、中厚板核心轧
 新华网沈阳4月21日电(记者王莹)在“超级钢”开发和应用这一国际钢铁强国群雄逐鹿的科研领域,由他领军的中国军团一马当先,骄傲地走在世界前列。年逾古稀的王国栋院士,多年来在新一代钢铁材料、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开发和集成、轧制过程人工智能优化等方面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硕士毕业的王国栋回到母校东北大学任教。“我和同事带着学生们去本钢、宝钢等企业学习,很多进口的钢铁生产设备和技术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轧机上‘SMS’、‘三菱’的品牌标志却刺痛着我的眼睛。我问自己:什么时候我们才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什么时候我们能用中国自己的大型轧机为经济建设服务?”

  1998年,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立项,王国栋负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轧制过程中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课题,任务就是通过细化晶粒等手段,在实验室里把钢材的强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倍。历经两年的努力,超级钢技术被应用到宝钢、一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课题创造了国际竞争的四个第一:第一次得到超级钢工业生产的工艺窗口;第一次实验室条件下得到了原型钢样品;第一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轧制出超级钢;第一次将超级钢应用于汽车制造。

  随后,他们又向“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热轧工艺的模拟和优化”、“人工智能在轧钢中的应用”等一个又一个国家重大课题发起挑战。在研究中,他们经历了很多失败和挫折。王国栋总是鼓励大家:“如果你的工作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表明你做的事情没有很大的创新性。新一代科技工作者需要对科学和技术有一种痴情,他可以为科学生,也可以为科学死,科学胜过他的生命。”

  2006年,王国栋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歇,先后研发了中厚板热处理生产线和热处理工艺技术、热轧钢材的超快冷技术、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除了科研,他还坚持教书育人,从教31年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人。在王国栋的培养下,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专家成长起来,投入到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来源:新华网 )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