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曾向媒体透露:“从2011年开始,吉利汽车已经开始把汽车出口作为重要战略推进,埃及将是吉利汽车重要的海外市场”,他还坦言在埃及的组装厂,首辆汽车将于今年7、8月份下线。3月上旬,杨学良总监的言辞得到验证,吉利汽车与埃及和非洲北部最大的汽车销售集团GBAuto公司签署CKD(全散件)供货组装合作协议及埃及总经销协议,成为继奇瑞、华晨后第三个在埃及建立组装厂的中国车企。澳大利亚当地时间3月27日,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十大章均赛、新南威尔士州部长等中澳两国政府官员及主流媒体的见证下,吉利汽车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
国内市场“钱景”大好 吉利为何锁定国外市场
2010年全球著名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中期汽车展望调研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大众集团也曾在“2018战略”中提及中国车市在2018年将实现400万两销量;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可见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广泛、前景大好。
与此同时,国内车市竞争日趋激烈,2012年由于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继续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纷纷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力度,在海外市场上市新产品、在当地组建生产工厂或收购海外零部件制造工厂,奇瑞、比亚迪、一汽(奔腾)等几家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宣布在海外重启或扩建计划,吉利汽车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部步伐。
从近日部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2011年度业绩报告中,不难发现吉利汽车执着于海外市场的原因,2011年可谓车企的伤心之年,车企之间发生严重分化。受汽车行业整体市场放缓、车企成本增加、美国“双反”调查等的影响,汽车企业去年的盈利能力也普遍下降。截止2012年4月6日,国内部分汽车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业绩,从利润增速而言,除了极个别能够取得利润增长的车企,增长情况也达到两位数,多数车企去年净利润出现急速下滑情况,甚至下降幅度达到90%。
吉利汽车(00175.hk)2011年营业总收入为210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3%,而吉利汽车做为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之所以能和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一同位于利润增长的车企之列,绝大部分依赖于汽车出口——2011年,吉利汽车国内市场售出38.20万辆,同比减少3%,出口汽车3.96万辆,同比增长93%。3.96万辆的出口量使吉利汽车成果中国第九大汽车出口商,2010年中国最大汽车出口商奇瑞的出口量为15.89万辆,吉利汽车CEO桂生悦曾表示期望两年内超越奇瑞成为中国最大汽车出口商。由此,可验证吉利汽车出“埃及记”、“澳大利亚记”,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将是提升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销量、扩展发达国家市场、借用零部件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品牌的愿景。
吉利频“出国” 看似走出去实则引进来
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以安全著称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李书福透露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初衷并不是跨文化研究,而是继承和发展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2012年3月9日,业界猜疑了两年之久的沃尔与吉利关系终于有了眉目,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就沃尔沃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转让技术达成协议,吉利将借助沃尔沃的技术“输血”,继续推进品牌的高端化。
据了解,为应对节能减排的压力,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已经拟定计划,先期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及电动车、油电混合车及插入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
同年3月底,吉利汽车收购了全球仅有两家独立汽车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DSI(全称DrivetrainSystemsInternational),DSI自动变速器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自动变速器专业公司,具有年产18万台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其产品覆盖四速和六速前后驱动及全驱动大扭矩自动变速器,为福特、克莱斯勒及韩国双龙等世界著名汽车公司配套,目前正在研发世界先进水平的八速前后驱动自动变速器、DCT双离合变速器及CVT无级变速器,而吉利汽车通过收购DSI,丰富了汽车零部件产品线,强化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零部件强国之路究竟还有多远?
在中国汽车“双超”的2011年,中国成为汽车产销大国,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被称为汽车产业的短板、汽车强国的“阿斗”,纵观2012年中国车市产销量,如无意外仍会是世界第一,总体销量预计与去年相比增长将超过50%。从今年1-3月的车市销量数据来看,乘用车累计销售了373.84万台,同比增长了61.81%。面对如此车市环境,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跨国零部件企业蚕食了中国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市场可谓如鱼得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捍卫中国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适当的时候,合资或并购汽车零部件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认为:“环境只是一方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出口零部件竞争力差,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太少。”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总裁陈康仁认为:“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利润率低,渠道混乱、技术标准低等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吉利汽车品牌“出国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跨出自国门,寻求尖端零部件技术、抢占海外市场,缩短我国与国外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差距,2012年3月13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收购德国凯毅德公司100%股权,这标志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汽车门锁制造方面拥有了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吉利汽车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合资与收购仅仅是我国车企向借鉴国外汽车零部件技术,向汽车强国之路前进的代表。
就目前而言,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提升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捍卫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的直通车,陈康仁预测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在3、5年内便有较大改善,长期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给人留下了杂、乱、散的印象,单凭车企的海外合资与并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零部件“小”国的现状,技术的掌握、硬件的提升,只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保障,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营销理念和模式的完善、高端人才的引进及企业文化的塑造,才能使汽车零部件强国不朽长青。
(来源: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