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11.18%;营业利润2,029万元,同比减少50.70%;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减少47.90%;实现摊薄后每股收益0.26元。公司2011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2元(含税).
单季度来看,2011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减少32.14%,环比减少15.78%;营业利润176万元,同比减少90.4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18万元,同比减少67.76%;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盈利能力下滑及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导致业绩大幅下滑。公司主导产品为中、高档数控装置和伺服驱动装置。2011年,公司数控系统累计销售10,559台套,同比增长9.2%,数控系统及散件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增长11.20%;数控机床收入为2.19亿元,同比增长6.53%,占比仍在50%以上。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8%,但由于行业景气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售价有所下降,加上人工成本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毛利率分别下降6.79和5.81个百分点至13.21%和33.35%,导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70个百分点,仅为24.34%。除了盈利能力下滑外,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下滑也是公司业绩下滑的另一主要影响因素。近三年公司获得的专项补贴占净利润的比例均超过30%,但2011年政府补助仅为1,390万元,同比减少约39%,使得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38.73%。
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相较于收入小幅增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使得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达到19.01%。具体而言,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4.08%,销售费用率为9.41%,同比提升3.0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大对新产品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研发、批量生产测试及前期宣传;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5.14%,管理费用率为12.15%,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人工费用增长;财务费用率为-2.54%,同比下降3.7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募集资金使得存款利息增多。公司在华中8型研发及前期推广方面投入较多,预计今年产品批量生产后将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
行业短期增速回落,发展前景依然看好。2011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及下游需求下滑影响,机床行业下半年开始出现增速减缓、库存增大的趋势,数控系统需求也受影响,国产数控系统竞争力较弱,受影响相对较大。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对中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的需求加大,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可以说是数控系统国产化进程加速的前夜,公司拥有中高档数控系统方面的优势,并承担多个重大专项,在市场需求回暖之后,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华中8型定型转产,将成业绩新增长点。目前,公司依托国家重点专项研制的华中8型系列数控系统已完成定型设计并在国内多家用户50多台高档数控机床上完成调试。基于华中8型技术平台的部分产品已于2011年末开始定型转产,将于今年上市,逐步实现批量销售,届时将成为公司在高档领域的主打产品,以及业绩新的增长点。
募投项目继续推进,超募资金拓展成长空间。
公司“中、高档数控系统产业化”和“交流伺服驱动器系列化与产业化”两个募投项目主体工程电装车间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年底投产,项目达产后将有效缓解公司的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成长空间。此外,公司利用超募资金收购华大电机和登奇机电部分股权的方案正在推进当中,收购完成后公司将介入伺服电机领域,进一步完善公司数控系统产业链。公司共有超募资金4.92亿元,充足的资金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及领域,保证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为0.39元、0.58元和0.84元。以13.82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是35倍、24倍和16倍。我们认为公司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行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契合数控系统的国产化进程,有望获得长期成长,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机床行业景气继续下滑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不达预期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资产收购尚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来源: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