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印度市场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令观望许久的汽车巨头们越来越难以抗拒。
印度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
继印度政府于2006年9月在《汽车发展规划(2006~2016年)(草案)》中明确表示,“未来十年致力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中心”的计划后,近日,一项新的计划又被提上日程。
印度政府已宣布,要在未来几年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汽车技术中心(ICAT)”。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政府将投资大约6.2亿卢比(约合760万英镑),在印度北部成立一家汽车测试和认证中心。
据估计,这一项目将于2010年竣工。另外,政府还计划另投资40亿卢比(约合5000万英镑)来建设测试跑道和其他基础设施。
自1983-1993年间开放汽车市场以来,印度的汽车工业便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近几年,其发展更是势不可挡,年增长率一度高达20%。估计到2010年,印度的汽车市场将达到200万辆的规模,而201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00万辆。
“印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汽车市场。”加拿大Scotia银行汽车工业专家戈麦斯如是说道。
零部件业炙手可热
近几年印度零部件的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30%。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CMA)也根据观测数据称,在2012年之前,印度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收益将以15%的年增长率增长。至2015年,这一市场的潜在交易额将高达400-450亿美元,而其中出口所占的比重将达到50%。
面对这一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全球的汽车巨头们纷纷扩大了在印度的零部件采购业务。各大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正越来越把印度看作低成本的“外包国”。
阿文美驰汽车工业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该公司负责亚太地区采购的高级主管维克托·贾尔迪尼(Victor Giardini)称,目前,扩大在印度、中国等国家的采购规模已经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同时,公司也在寻找新的供应商。
当前,该公司每年大约向24家印度公司采购价值8000万美元的零部件。“在接下来的5年内,我们准备从印度和中国等制造成本低廉的亚太各国采购价值10亿美元的零部件,以促进地区业务和出口业务的增长。”他说道。
伊顿公司是另一家在印度“掘金”的美国企业。目前,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达124亿美元,且已在印度零部件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该公司称,未来准备将采购的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届时,机械铸造品、锻造件机加工、橡胶复合品以及板材等都将包括在内。
伊顿的计划是,到2010年,使公司在印度、中国和巴西等国家的采购业务将占到其全球业务的40%。
在2005-2006年度,印度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成交额达120亿美元。据印度南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CMA)的有关官员称,在扩大采购业务的同时,一些制造商也见证了印度公司所具有的先进技术水平和雄厚实力。
作为印度本土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商,da工业有限公司(MIL)于近日宣布,其在2006-2007财年的销售额增长了44.22%,其中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124.4亿卢比,与上一财年同时期的86.8亿卢比相比,增长了43.32%。净销售收入达到386.6亿卢比,而在2005-2006财年,这一数字仅为268.05亿卢比。
此外,在税后利润和每股股票收益上,公司的增长率均十分可观。
目前,这一拥有38.66亿卢比“家当”的公司已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其下一步计划是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竞争,并摩拳擦掌准备抢占东南亚市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