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钢结构有望成为重建家园最佳建材

钢结构有望成为重建家园最佳建材

时间:2008/6/13 9:27: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24 字号:
[摘要]  “灾区重建时,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钢结构为主。”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侯兆欣说,“由于灾区处于地震带,政府应提早规划,公共设施建筑要做到大震不倒。”   来到灾
  “灾区重建时,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钢结构为主。”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侯兆欣说,“由于灾区处于地震带,政府应提早规划,公共设施建筑要做到大震不倒。”
  来到灾区已一星期有余的侯兆欣,忙于指导绵阳、北川等重灾区过渡性住房的建设工作。当看到灾区苍痍满目、垮塌的房屋下一片碎石破瓦的惨状时,他心痛不已。“灾区住房大多为混凝土建筑,甚至还有许多是砖混结构的。”他认为,不同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明显不同。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受压较好,但不抗拉力,两种力的差距达10倍。当地震来临时,房屋在地震波循环荷载情况下,极易发生整体垮塌。
  而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将地震波的能耗抵消掉。“最起码结构不会跨塌,只要大震中房子不倒,人就能得救了。”他表示,钢结构除了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保性能好的特点也显著优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应成为重建家园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日本等地震高发地区的建筑中钢结构占38%,木结构占35%,混凝土结构只占20%多,而我国则相反,混凝土占到90%以上,钢结构还不到5%。
  侯兆欣坦言,比起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确实成本要高出一些。但是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建设速度要快50%,这会节省很多时间成本。而且房屋整体重量也比混凝土结构轻50%以上,这样基础处理、运输量的成本都会下降。此外,钢结构柱子的截面小,可以增加5%的空间面积。“理想状况下会与混凝土建筑成本持平,最差也不会超过15%。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
  侯兆欣呼吁,在灾后重建阶段,政府应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相关部门应尽快在灾区建立此方面的示范项目。“当然所有的房子都建为钢结构也不现实,但最起码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应以此为标准。”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