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汽车零部件业外资“异动”

汽车零部件业外资“异动”

时间:2007/7/5 11:31: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43 字号:
[摘要] 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已有70%来华开展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 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4035亿元,其中,外资(控股或
    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已有70%来华开展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
    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4035亿元,其中,外资(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仅占20%—25%。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日前表示,2006年至2008年,将在中国增加6.2亿欧元投资,相当于此前集团在中国投资额的总和。另一家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也宣布,将在中国新建两家零部件厂。
    自2005年4月《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陡然高涨。当年新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就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为2004年的3.2倍。其中,不乏德尔福、日本电装、住友、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日本富士通电子等零部件跨国巨头。
    汽车零部件行业越来越清晰的外资独资倾向,以及外资对核心技术的牢牢掌控,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今年一季度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的相关数据,却透露出外商投资策略的某些微妙变化。
    合资项目增多
    盛夏时节,德尔福在华两家合资零部件厂的筹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然而,就在去年上半年,德尔福在华设厂首选的模式还是独资。
    一组数据显示,在依据企业销售收入排名的“2005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中,外商独资企业有20个之多。当年,投资零部件企业的外商68%选择了独资。2006年上半年,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额达到130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汽车电子元件等。其中,90%以上的新项目属于独资企业。
    今年一季度,外资零部件企业的独资倾向,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1月16日,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在湖北麻城建立。马勒持有该合资企业60%的股份,湖北三环气门有限公司则持有其余40%。1月19日,总投资1200万美元的球通轮胎(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出口加工区举行了奠基仪式,该公司由美国QTires轮胎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成立。2月1日,由德国格特拉克集团公司与江铃汽车集团合资组建的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在南昌揭牌成立,双方股份分别为66.7%和33.3%。
    此外,西班牙的恩比贝克、美国李尔等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都与相关的中方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投产的外资零部件企业中,除个别项目如生产自动变速箱核心部件的本田佛山变速箱厂仍坚持外商独资外,大部分项目选择了合资。
一家由外方控股、生产世界最先进汽油发动机的工厂,正在酝酿将股比调整为50对50,并由中外合资整车厂管理。
    争建研发中心
    继2005年在上海安亭建立了5万平方米研发中心之后,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又于今年年初投资400万美元在安亭建造了电检测实验室,测试和评估零部件性能,检测产品在环境影响、物理性能等各方面表现。该公司有关人士说,在此之前,要进行类似的测试需要把产品送到北美的测试中心,时间久,费用高,如今,位于安亭的研发中心具备了和北美测试中心相媲美的研发能力。
    同样把研发中心落户安亭的还有德国舍弗勒集团。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尔辛格表示,研发中心将向本土提供专业技术,并且促进亚洲和全球其它技术中心的双边交流。
    此外,为推广其排放控制系统和悬挂系统,减少产品开发和测试时间,降低成本,美国天纳克公司也将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据悉,这是天纳克在亚洲的首家研发基地。博格华纳公司也在宁波建立了研发中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正用细分的本土化经营方式来巩固已有的绝对竞争优势,包括在整车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为不同整车厂商提供更多的零部件产品技术方案等。这些方案的提出与实施,基本都依托于它们自己的研发中心。
    “我们已开始为多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提供设计解决方案和成套配件。”上海某外资研发中心一位人士的话,道出了外资零部件企业争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的真实意图。
    在华采购量激增
    博世公司日前宣布,2007年计划大幅提高在中国的采购量,由2006年的约3亿欧元的采购额增到2007年的10亿欧元。博世公司每年的总采购预算为200亿欧元,目前,已从中国采购了印刷电路板和机电零部件。此外,博世已经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国内滚珠轴承和橡胶零部件供应商,下一个采购目标是机械零部件供应商。
    伟世通也宣布未来几年将增加在华采购量,其中,电子产品将增加30%。据悉,伟世通现在在中国的采购量占到全球采购量的20%,采购对象包括中国本地供应商、合资供应商、全球供应商在中国的子公司等。
    由首选独资转为合资、在中国建立区域研发中心、加大在华采购力度,零部件行业的外资“异动”,对行业发展显然是利好消息。不过,也应看到,这些旨在通过本地化提升外资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举措,也给本土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外资占据轿车零部件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更是高达90%。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