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专业人士1日在此间表示,未来中俄汽车贸易将快速发展,为两国经贸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商务部欧洲司有关负责人1日在“2007中俄汽车贸易合作论坛”表示,中俄贸易连续八年保持增长,两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而汽车业是未来很好的经贸合作着力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在论坛上说,俄罗斯人均GDP5000美元,是中国的两倍多,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发展潜力非常巨大。2006年俄乘用车进口达105万辆,出口12万辆。当年进口卡车5.4万辆,出口4.7万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说,2006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3.8万辆汽车,在中国出口国别排名中,俄罗斯由2005年的第六位跃居第一位,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
参加会议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工商会副主席科瓦连科·优里表示,我们希望加强两国汽车业合作,带动两国更多产业的优势互补。他说:“俄罗斯本国的汽车品牌已经过时,而中国汽车产品价格低、性能好,我们希望引进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共同发展。”
专家预计,今后3-5年俄汽车销售仍会保持每年30万辆-50万辆的增长。据了解,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市场上经过几年的探索,从最初中兴、长城等几家企业出口,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企业。专家指出,中俄汽车产业合作发展尽管前景良好,但仍然需要培育市场和环境,政府应加强双边对话,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中国汽车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升自己汽车的质量和品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树立“中国汽车”的良好声誉。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