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广州船舶出口额已达到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2.7%,超过去年全年,再次刷新广州船舶出口的新纪录。广州造船企业手中接纳的船舶订单基本上已安排至2011年之后,企业满负荷生产。广州市向全国3大造船基地的目标加速前进。
广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广州船舶出口额仅为2.8亿美元,经过短短3年的发展,至2007年的出口额猛增至7.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8.9%。今年前7个月出口额更达到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2.7%,占同期中国船舶出口额的比重达到8.5%。
船舶附加值大幅提高
广州出口船舶的特点是:吨位大、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船型、技术、工艺新等。不但出口船舶数量和金额大幅提升,附加值也不断提高。前7个月,广州出口成品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17艘、9艘和3艘,分别增长70%、28.6%和2倍;合计占同期广州船舶出口总金额的九成;出口均价达到每艘2553万美元、3659万美元和1932万美元,分别大幅增长15.5%、23.1%和280倍。
广州船舶出口进一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前7个月的船舶出口额均超过2亿美元,合计占同期广州船舶出口额的比重已达到88.2%。
吁争取订单保证收款
广州对外交船量比较平均,产能基本得到完全释放。受国际造船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趋势的影响,广州造船企业接纳的船舶订单基本上已安排至2011年之后。今年前7个月,广州船舶对外交船的金额有5个月超过1亿美元,其中7月份更是创下2.1亿美元的单月最高出口船舶纪录。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广州造船业发展很快,但配套缺口依然很大,如超过一半的船用柴油机需要进口,船舶所需的通讯、导航仪器设备绝大部分依赖发达国家。经历了持续5年的景气周期后,全球船舶市场已开始步入调整期,广州造船企业应争取在船市场下调之前积极承接一批高价船订单,同时要力争船东付款保函能覆盖多期进度款,通过远期结售汇、组合贷款以及在合同中附加汇率风险共担等特别条款,从而使合同的大部分金额能得到有效保障。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