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兴源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犁河谷重要的钢铁企业,今年以来,两家企业已投入9亿元,目前正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9月中旬,兴源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将产出第一炉钢,至此伊犁河谷长达50年有铁无钢的历史将被彻底改写。两家企业计划在2010年前投资27亿元完成技改扩建项目。
新源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储量为2亿吨,平均含铁量达58%,开采品位63%,最高可达75%。该县从1958年开始发展冶铁产业,历经1978年和1986年两次技术改造,但都因技术条件不具备和经济实力不强等原因,一直没能生产出自己的钢材及系列产品。2005年以来,该县通过政策带动、项目推动、资金拉动的方式,加快了钢铁产业的扩建和技改升级步伐。
根据《新源县钢铁产业发展2008―2010年规划》,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底,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兴源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大钢铁企业将形成年产350万吨钢和350万吨铁的产能。该县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与山东吉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产业转移投资项目,使该县集生铁、炼钢、烧结、超细粉、建材为一体的钢铁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延伸。山东吉邦集团和金源选矿厂分别投资1亿元的铁精粉加工项目,将形成110万吨的铁精粉加工能力。目前,金源选矿厂已投资6000万元,引进全国最先进的5条强磁选线并已投入生产;山东吉邦集团已投资2000万元,日处理原料1000吨的铁精粉加工生产线本月底投产,年底球团生产线正式运营。
9月2日,笔者在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一期技改扩建项目工地上看到,工人们正抓紧时间施工。一期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610平方米,高炉系统、竖炉系统、烧结系统、转炉炼钢系统、轧钢系统以及与主体生产设施配套的辅助公用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将于2010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形成170万吨生铁、150万吨钢、130万吨材(线材、棒材和小型材)和100万吨焦炭的生产能力,预计年销售总收入50亿元,实现税金15亿元,税后利润20亿元,可安排就业岗位800―1000人,同时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期工程达产后,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到2012年底用于技改项目总投资将突破30亿元,形成年产240万吨铁、36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建成达产后年营业收入为85亿元,年上交税金18亿元。
兴源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分三期总投资10亿元加快技改扩建步伐,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80万吨生铁、200万吨钢、6万吨带钢的规模。目前,一期、二期项目已投资8亿元,100万吨炼钢项目中的380高炉正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9月中旬将产出第一炉钢。
新源县委书记肖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举全县之力,用活、用足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发展自己的钢铁产业,全力打造继八钢之后的新疆第二座钢城,让资源优势早日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产业发展,资源是保证。该县紧紧抓住自治区促进优势资源转换重大财税政策出台的有利时机,坚持“分散开采、定点选矿、集中冶炼”的原则,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步伐,今年以来对县域内矿产开发企业进行整合,对现有的15家矿山企业进行扶优扶强,保证目前每年150万吨矿石的产能,实现钢铁产业链各企业的互利多赢。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