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宏观经济的放缓以及成本高企等多重压力,钢铁行业盈利出现明显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减产、停产。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日前结束的第三届宝钢学术年会上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结束,行业拐点开始显现,中国钢铁业将迎来兼并重组的好时机。
7月中旬以来,国内钢材市场进入下跌通道,钢材产品价格全面下滑。8月份,跌势非但未有减缓,反而有所加速。据中钢协的粗略统计,铁、钢、材环比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多年未见。”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
钢材市场的持续低迷给国内钢企带来压力。8月下旬以来,宝钢、攀钢等钢铁企业均下调了钢材产品出厂价格。宝钢股份9月19日将其11月钢材价格比10月再下调800元。这大大压缩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在不断扩大。
对于钢铁行业的现状,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2006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已大于国内粗钢消费,进入供大于求阶段。尤其近期市场需求下滑,钢厂盈利风险增加,钢铁行业高增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而低成本、拼价格的增长方式也已走向尽头,兼并重组是个好机会。兼并重组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不重组将没有竞争力和话语权。
相关新闻:
宝钢技术创新抢占制高点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表示,面对我国钢铁行业高速增长周期已过的拐点,钢铁企业真正的出路在于——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实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徐乐江是日前出席第三届宝钢学术年会时发表上述观点的。本次年会历时3天,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专家和工程技术精英出席,与会者分别就钢铁产品、工艺和装备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等13个专题展开交流探讨。
徐乐江认为,新一轮钢铁业并购热潮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规模扩张成为当今国际钢铁企业应对困难,重新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国内钢铁企业也纷纷走上兼并重组之路。他指出,规模做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做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最终体现在技术能力上,因此,我国钢铁企业要在竞争环境中赢得主动,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抢占技术发展和赢利能力的制高点。
他坦言,宝钢20多年来一直注重于实施技术能力“企业内生”和“外部获取”并重的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模式,有力地支撑并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宝钢冷轧汽车板、家电板和管线钢等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国内外著名品牌产品上,这些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分别达到了50.3%、36.8%和34.5%。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