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料煤炭价格不断攀升,国内不少中小型热电企业面临困境,浙江一家企业大胆尝试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改烧废弃的秸秆、谷壳等生物质,不仅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而且大幅减少了企业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等环境污染,为全国中小型耗煤企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
实施这项技改创新的企业叫浙江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区域性公用热电联产企业,总装机规模为“4炉3机”,年发电能力1.2亿千瓦时,供热192万能吉焦,过去该企业每年要消耗13万吨标煤。
记者在兰溪市热电公司参观了利用现有锅炉改造后的生产过程。生物质原料来源是社会上废弃的各类农用物,如秸秆、谷壳,以及林业的废弃物等,企业原有的储煤场改建成生物质的贮存库房。
这项技改成果的关键点是,要对各种不规则的生物质进行成型处理,输送到锅炉料仓。燃煤锅炉改造后使各种生物质能顺利均匀地运送到炉排,使其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灰渣通过新增机械输渣装置,不用捅就能顺利出来。记者了解到,只需对锅炉本体和部分附属设施以及燃料储运设施进行改造,汽轮发电机及其配套设备等仍可利用原有设施。
据金华市科技局介绍,一台燃煤锅炉改烧生物质,年消耗生物质5万吨,相当于每年少消耗标煤3.3万吨,同时大幅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烟尘排放。
了解到,这一技改项目相比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生物质能发电厂,有着投资省的优势,单台锅炉及辅助设备改造约1000多万元,该企业4台锅炉全部改造完成后总费用为4500多万元,而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生物质能发电厂总投资需要2.5亿元。目前,该企业收购每吨生物质包括运输的总费用为400元左右,与每吨1130元标煤费用相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浙江省和金华市的经贸、科技部门专家考察此技改项目认为,兰溪市热电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进行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改造,是一条节能减排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好路子。它同新建生物质能发电厂相比,投资少、见效快,在国内现有中小型热电厂中实施燃煤锅炉改烧生物质可行性高。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