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水电能源开发透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水电能源开发透视

时间:2008/11/6 16:43: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94 字号:
[摘要]  水,维系生命的源泉;电,社会发展的血脉。生命不能缺水,生活不能缺电。化水患为水利,变水流为电流,这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题记
  水,维系生命的源泉;电,社会发展的血脉。生命不能缺水,生活不能缺电。化水患为水利,变水流为电流,这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题记
  能源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加,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清洁优质能源已成大势所趋。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当务之急。
  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电能源开发以数量大、成本低、技术成熟,当仁不让地扛起了减少一次性能源消耗、奉献绿色能源的大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带来水电开发的春天
  水电是一种重要能源,截至目前占世界电力供应总量的20%左右。世界范围内的水电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伴随着以电力等技术为引擎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而起始的。早在1918年,列宁就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国内水电开发。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有24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90%以上的能源;有55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50%以上的能源;有62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其中美国水电资源已开发约82%,日本约84%。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开发水电,如巴西水电开发比重一直保持在80%-90%。
  然而,改革开放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量还不到10%,人均用电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排全球第80位。洪灾和电荒像两大幽灵,长期在中国的大地上徘徊,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困扰着广大人民生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新调整水电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水电基本建设力度,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上马开工,带来了水电开发的春天——
  1979年,电力部提出《十大水电基地开发设想》,包括黄河上游、红水河(含南盘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含清江)、澜沧江中游,以及湘西和闽浙赣水电基地的布局,总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
  1987年12月4日,龙羊峡水电站第二台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入运行。至此,我国拥有的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已达到1亿千瓦以上,其中水电近3000万千瓦。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同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兴建。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2003年如期实现蓄水、通航、首台机组发电三大目标。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五金 机械 阀门 中国机械 机械技术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