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今年以来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几个月前,煤炭价格连创新高,发电企业买不到煤,甚至有的煤场长草。如今,国内外煤价一再下跌,部分港口库存量接近饱和,而不少电厂前段时间囤积的高价煤还没有消耗完毕,加上电力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电煤供应出现拐点,“煤荒”正在演变为滞销。
专家认为,以煤炭为主的我国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长期来看煤价仍将在高位运行。只要电煤矛盾没有理顺,未来“煤荒”将再度重来。建议有关部门关注金融危机下电煤市场出现的新动向,及早制定相应措施,把握国际、国内煤价下调时机,有步骤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为经济保持良好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煤价拐点初现“煤荒”演变为滞销
国际、国内煤价经过前一轮的疯狂上涨之后,近期出现大幅回调。国际煤价曾连续下跌17周,在10月底跌破每吨100美元关口,在12月初跌破每吨80美元。业内人士认为,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煤价出现拐点,近期沿海煤炭运量并不理想,“煤荒”正在演变为滞销。
煤炭行业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市场交易煤平均价格(全国各煤种市场交易煤平均价格)在今年首次出现回落,为每吨808.63元,而9月份这一价格为每吨849.54元。广发证券电力研究员谢军分析认为,预计国内动力煤市场价2009年将下跌到每吨600元至650元,较目前还将有20%至25%的下跌空间。
近期一些港口电煤库存量增加,电煤供应形势发生逆转。以经济大省广东为例,不少煤炭堆积在港口,卖方积极性不高。由于部分煤炭是前期高价买进的,煤炭老板不愿意低价卖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人士透露,近期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广东煤炭需求不旺,11月中旬广州港的煤炭库存量基本饱和,在230万吨左右。
9月初,记者在广州一家电厂煤场看到,煤堆所占面积不到一半,地面已经长草。而如今,情况发生急剧变化,一些电厂煤炭库存高企,库存足以用到明年1月份,近期无购煤意愿。数据显示,11月中旬,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曾超过900万吨,创下历史记录高点。
广东一家大型发电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发电企业经营十分困难,按一般的经济规律,很多电厂要停产关门了,但国有发电企业又承担了保障社会用电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是硬撑着发电,很快就撑不住了,今年以来企业亏损金额超过10亿元。如今煤价终于有所回调,但也就意味着电力需求在回落,发电行业的亏损无法予以弥补。
金融危机影响蔓延电力需求增速放缓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蔓延,作为经济先行官的电力需求明显下滑。从南方电网覆盖的五省区来看,10月份以来,除广东用电保持较低增长外,其他西部省区用电增速突然放缓。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影响逐步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全国工业生产持续降温导致电力需求总体回落,负荷增长呈放慢趋势。1月至9月,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4522.2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64%,增速比去年同期低6.27个百分点。
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先紧后缓。1月至4月上旬,全网电力供应形势十分紧张。4月中旬以后,电煤供应好转,水电出力增加,加上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南方又出现持续降雨凉爽天气,电力供需形势有所缓和。但是从9月开始,全网用电增长就呈逐步放缓态势,特别是10月份以来,除广东用电继续保持较低增长外,1月至8月份增长相对稳定的西部省区用电增速突然放缓。
南方电网有关负责人说,要很好地把握经济运行的态势,分析研究对电力供应的影响,正确判断发展的趋势,超前做好应对准备,及时调整供电方式。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地方经济发展,强化市场分析,做好市场预测,把市场分析做得更细一些、更准一点。
关注电煤市场新动向有步骤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业内人士认为,煤炭行业经营风险在增大,年初时需求增长旺盛,生产能力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近期需求突然回落,也无法得到提前警示。尽管近期“煤荒”缓解且出现滞销现象,但从长期来说,只要电煤矛盾没有理顺,“煤荒”将再度重来。专家建议,抓住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降的有利时<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