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昨日午间刊发的一篇稿子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有政府官员向透露,5月出口同比增长约50%,达1300亿美元左右。此外,还透露,5月份CPI同比上涨3.1%,为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
在当前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有关国计民生的核心经济数据,成为全民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本该享有高度机密的数据,似乎往往逃不脱被提前“泄密”的命运。
经济数据的再次提前泄密不能不让我们机械业者深思,本该是高度机密的经济数据都难逃提前“泄密”的命运,我们机械企业内部的核心机密是不是也早已被竞争对手获得了那?我们企业内部的保密制度够完善吗?我的核心机密够安全吗?
随着科技程度的提高,一个小小的闪存、一个录音、一幅拍照等都可能使企业机密瞬间不再,甚至随着知情人的增加,连追究与索赔都变得十分困难。那么,机械企业如何防范泄密呢?
第一,大量的泄密是通过计算机和拷贝,所以技术泄密的问题必须用技术的方法去解决,比如加载防止拷贝的软件,既要设置专人的监管,也要通过技术性的监管。
第二,条块分割,稀释机密。五金企业不妨根据信息的价值,来确定保密的等级和涉秘的人群。由于一个项目的开发需要众多人的合作,如果部门之间完全没有秘密的时候,那么公司也就没有秘密了。因此,有一个重要的保密原则就是稀释核心机密,让需要的人只知道可以知道的东西。
第三,绝密文件的使用需要有法人代表进行审批,同时要建立严格授权制度,以及泄密问责制度。对于五金企业来说,保密的重点不是已经成熟的技术,而应该是正在研发的技术和核心的新技术。
第四,注重细节管理。确定关键岗位和关键部门实施重点防护,同时要从内部流程制度建设上完善保密程序。对于研发、财务、信息系统等核心部门,更要注意其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仅要注意管理和激励,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信任和责任感。五金企业要关注员工的情绪和心理感受,防止产生恶意的泄密现象。
第五,健全制度,依法维权。五金企业要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上下层人员的保密意识。五金企业要与关键岗位上的员工进行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比如电脑硬盘的管理,离职前的交接,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等。
只有健全了保密体系,才能减少泄密事件的发生,才能减少五金企业损失,保障企业利益。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