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正是夏收夏种繁忙季节,笔者在黄梅县分路镇分路村看到,宽广的田野,机声隆隆,一台台收割机、耕整机在田间欢快地纵横驰骋,村民吴平峰和另外几名农机手一道,很快就将自家的120多亩油菜田收割、整耕完毕。
这只是该县“铁牛忙耕”的一个镜头。黄梅是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该县以“争创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该县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全县16个乡镇均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仅去年,全县共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69万元,占全市总额的20%,补贴各类农业机械3319台套,受益农户3195户。今年到目前,已发放购机补贴资金870万元,支持农民新购农机具1052台套。
大力推进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做好农业新机械、新技术的演示、推广,辐射带动全县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去年,全县共建立农机示范基地村34个,示范基地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
该县农机局多管齐下,扎实做好服务工作,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员讲授新型农机实用技术;成立农机维修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帮助农机手维修、保养农机具,全县无一例重特大农机生产事故发生。
该县还积极扶持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开展合同订单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县农机局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各奖励一台价值1.81万元的插秧机,有力支持了农机合作社发展。去年,全县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9个,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0家。分路文新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耕整、统一种子、统一育插秧、统一收割、统一植保”的服务模式,网罗分路村及其周边村3000亩连片水田,实行合同订单作业,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不仅每亩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15元,而且增加了机手收入,实现了农户、机手、合作社三赢。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