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资品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本土品牌企业与外资品牌公司的较量正悄然从市场份额的争夺,延伸到生产工艺、环保资质及研发领域。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重点已经从产能扩张转向了产品研发,而处于研发弱势地位的本土品牌企业,在价格优势渐无的今天,也正加紧追赶跨公司。
作为国内破碎、磨粉行业的领军人物,杨松科董事长透露,为应对山特维克在上海建立的研发生产基地带来的市场威胁,公司未来两年内会将成立研发中心基地,并致力于国内破碎机、磨粉机、制砂机等设备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同时,广泛汇聚国内高科技人才,并采用国际一流的研发手段,来提升国内矿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三五年内,不但要组建一支模庞大的研发队伍,在自主创新、节能降耗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还要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研发中心。杨松科董事长表示:“行业技术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提出近期、远期目标,还要有一个好的研发带头人和一些精兵强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研发中心的作用。在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树立起本企业品牌的同时,还要为行业带个好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中国入世之前,本土品牌企业依仗价格优势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减缓了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长驱直入的步伐。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中外公司之间的竞争是短兵相接,硬碰硬,谁的技术先进,更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环保的产业政策,谁就将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胜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