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为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推动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方案实施期为2010-2012年。
其主要目标提高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提高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等。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志在长远,功在千秋。近些年来,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业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国内市场占有率65%左右,紧固件产量居世界第一,液压件、齿轮销售额居世界第二,轴承和模具销售额居世界第三。然而,目前中国机械基础件产品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严重依赖进口。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产品从低端向高端发展将是决定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此次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将志在长远,功在千秋。
我们认为本次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实质性利好:1)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这将加大政府对国产设备的采购比例,拉动本土产品的需求增长;2)鼓励行业整合、兼并重组,努力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这将促进龙头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形成长期竞争力;3)加大技术改造,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等落后工业和装备,这将形成较大规模的更新替代需求,在目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趋缓的背景下,更新需求将可以弥补新增需求的下滑。
重大发展七大关键零部件领域。在此次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和突破的七大领域为:高效清洁发电设备配套领域、高档轿车及重载卡车配套领域、轨道交通装备和船舶配套领域、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配套领域、冶金矿山设备配套领域、电子专用装备及新兴产业配套领域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领域。
我们认为,此七大领域都是决定我国未来机械基础零部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和发展领域。
建议关注受益程度较为明显的上市公司。此次振兴实施方案将对轴承、齿轮、模具、液气密和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行业产生实质性利好,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我们重点建议关注天马股份、太原重工、龙溪股份、东力传动、广东鸿图、巨轮股份、中航重机、徐工机械、中核科技、江苏神通和晋亿实业。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