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业在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石油供应量、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考验。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之路,“绿色制造”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新选择。
汽车已成能耗与排污“大户”
今年8月17日到20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举行“好运北京”综合测试赛环境交通保障测试,在全北京行政区域内实行单双号交通限制,130多万辆车被限制出行。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介绍,在为期4天的监测时间里,共有5个部门从不同的地点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同限行前的16日相比,限行期间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日均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在15%到20%左右。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说,北京的测试证明,汽车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李新民分析说,我国汽车业近几年高速发展,我国稳步进入汽车社会之时,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产量达720万辆,目前汽车保有量达到4980万辆。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增加,能见度降低,甚至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在污染空气的同时,汽车也成为能源消耗大户。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石油需求量大增,汽油消费量约占汽油生产量的86%,汽车消费的柴油约占柴油生产量的24%。
节能减排是汽车业的责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介绍说,当前节能减排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减少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汽车油耗,对于提升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张国宝呼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大型汽车厂商要争作表率,承担起社会责任与义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条件,提升技术研发水平,走“绿色制造”之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绿色制造”包括汽车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修最后到报废回收等全方位,其目的就是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让人们在享受到汽车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实现汽车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可喜的是,我国汽车生产厂商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制造之路。中国一汽集团确定了企业“十一五”企业生产制造领域的节能减排目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10年比2005年减少20%;二氧化硫等重要污染物2010年比2005年减少10%;在企业内部建立节能目标责任管理,定额进行考核。吉利汽车目前已实现了双燃料车、甲醇燃料汽车的开发,通过采用代用燃料来代替汽油和柴油。
标致雪铁龙中国总裁杜森认为,中国汽车业实现“绿色制造”,在技术层面上并无障碍,难题在于市场接不接受。因为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偏高,市场推广将受影响。杜森建议,中国汽车厂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合适的环保汽车。
绿色制造还需多方扶持
科技部高新司张志宏副司长表示,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自2001年至今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注目,汽车市场日益成熟,汽车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从我国汽车工业现状来看,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合资等多种形势,在产品的丰富性、先进性,产量和质量上都比过去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科技战略。
据介绍,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顺利,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并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已开发出氢电动燃料电池,并进行了深入的性能及可靠性考核,将有效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