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1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主办,江苏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承办的“2010两岸精密机械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召开。中国大陆300多名、台湾地区100多名来自机械行业科研院所及制造业的专家与业主协同出席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会上指出,今年前7个月两岸机械产品的贸易额8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2%;双方产业合作的领域不断延伸,从生产到科研,从主机到零配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合作,从产业交流到产品营销,双方交往的范围更广,合作的路子更宽,合作的关系更密切。王瑞祥表示,目前两岸之间已形成产业互动日常化、业务交流制度化、协商恳谈规范化、贸易往来机制化的新格局,为两岸机械产业的深入合作创造出辉煌的愿景。
为了进一步深化两岸机械产业的合作领域,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与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徐秀沧共同签署了两岸机械产业合作意向书,同时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
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王正青表示,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局势是东热西冷。东部亚洲地区的中国、印度特别热,西部欧洲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低温、寒冷期。在全球金融海啸后危机时期,大陆机械工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台湾地区清楚地关注到,2009年大陆机械工业总产值跨越了10.7亿万元人民币的新台阶,增幅同比接近20%。其中机床、汽车等相关主产品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2010年1~8月,大陆产、销与外贸出口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其中汽车、机床、内燃机、工程机械等工业基础产业增速均接近甚至超过40%。尤其值得欣慰的是,过去10年德国、日本的生产规模包揽全球之首,在2009年的金融风暴中德国减幅达30%,日本则达40%,两个经济大国大幅度下滑,而大陆却稳中有升,台湾业界普遍看好两岸机械制造产业合作发展。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调整。近两年中国启动了汽车、核电、风电、高铁、轨道交通、船舶、大飞机等产业的发展策略,这对推动以机床为首的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按照目前的趋势,2010年中国的机床产量将是日本与德国两个发达国家之总和,这无疑让中国奠定了全球经济的大国地位。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