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9日和20日首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上,多位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老总严厉批评了行业内存在的“零首付”等恶性竞争行为,并呼吁加强行业规范。
" 企业应该关注出售的产品的价款能否收回,不计风险的促销会造成行业的恶性竞争。希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像美日和欧洲国家的一样,行业协会能够制定出一些有约束性的规则来促进行业自律,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徐工机械董事长王民表示。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亦表示同意王民的看法,认为目前行业内存在的恶性和不规范竞争,不仅会损害行业的利益,最终也是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
面对会上多家龙头企业对“零首付”等恶性竞争行为的集体声讨,会上有代理商表达了自己的苦衷,“由于部分生产企业实行的是市场份额导向的激励政策,如果代理商不能完成的销售额和KPI考核,就会被生产企业淘汰。代理商不得不在‘等死’和‘找死’之间做出选择,很多代理商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实行了过于激进的销售策略”。
虽然参会嘉宾一致视“零首付”为恶性竞争现象,但亦有代理商提出不同的看法。来自武汉的某代理商就表示,销售策略是服务于公司战略的,如果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是抢占市场份额,那就要在价格或支付方式上对客户做些让步。并且有些在融资方面具备优势的厂商会在销售策略上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10月23日,某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这一轮工程机械行业的好日子始于1995年,持续到了2011年初。与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洗礼的外资巨头不同,努力抢占市场份额和扩大产能是已经成了不少中国企业习惯了的经营思路,这曾让企业获得了不少好处。可当行业景气度下降时,这种策略的风险带来的财务风险就会逐渐暴露”。参会的代理商代表合肥中建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沈红霞就就表示,未来工程机械行业优胜劣汰、企业的数量大幅下降不可避免,最可能先死掉的就是因为实行激进的销售手段导致现金流状况恶化的企业”。
这与和经历过多次行业起伏的全球行业巨头的看法是一致的。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总裁托尼·海尔山先生在会上就建议中国企业要注重财务安全和要更多地关注股东的效益。他指出,我们必须要遵守规则和法纪和采用良性的竞争手段,让价格喝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通常一味追求提高市场份额而不考虑股东的收益的经营方式,从长期来讲是行不通的。
全球第二大工程机械企业小松株式会社社长野路国夫也在会上建议中国国内企业应健全行业竞争规则以促进良性竞争。他指出,小松的一贯的战略就是立足于生产顾客能接受的高端产品,哪怕牺牲市场占有率,也不追求生产能力的扩张,这点是不会改变的。建议中国国内的企业能够进行一个公正、公平和比较合理的竞争,健全市场竞争规则,这样才能进行国际化进行管理和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
经过近10年的高景气发展后,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遭遇产能过剩的威胁,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2011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经历了“前高后低”的过山车行情,其中挖掘机销量的从3月份的4万台历史高销量迅速萎缩至8月份的7000台左右,行业由盛夏转为严冬,这使得行业参与者在产品价格和支付方式上方面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来自全球排名第三的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的代表在会上提到,“零首付”让客户先免费使用机器在业内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在今年行业景气度剧降的压力下,买一台机器送一辆车已不是新鲜事,甚至出现了购机可参与抽奖(奖品为送一套房子)的促销行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