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一次遇到红灯。严重的通货膨胀蔓延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用工荒、用地荒、用电荒、涨价荒、汇率荒、竞争荒等。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于是,国家经济宏观政策逐步调整,由宽松到稳健,到现在的收紧。央行年内连续七次密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现在已经达到22%,并进行了三次加息,其目的就是把过快的经济增速和物价降下来。
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犹如飞速奔驰的列车突然间不断急点刹车,让车厢里人们摇晃动荡。我不想过多评论造成这场经济动荡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国家在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措施不力,反应过度,过分加大了对影响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的推动。盲目大干快上,全国性的招商引资让本来就产业过剩的各行各业更加过剩和混乱。与此同时,物价,特别是房价却在节节攀升,人们的投资心理扭曲,经济投资异常燥热,这种硬着陆的应对办法,给中国经济特别是企业带来的都是硬伤。
中国印刷业就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又一次面临动荡和不景气。今年上半年,我走访了国内很多地区,亲眼所见很多中小印刷厂的不景气,上半年印刷厂普遍感觉活源比去年同期下降,企业经营的压力增大。具体表现为:低工资招人难,劳动力的成本升高,有些小企业甚至老板亲自当机长开机器;原材料物价上涨,经营费用上升,但是印刷工价不但不涨反降;很多厂家机器设备开工率不足,甚至有企业一般都开不满,很多印刷厂市场拓展不力,经营恶性循环,营销收款非常困难等等。所有的这些现象让中国各地本来严重过剩、无序竞争的印刷市场面临一场残酷的洗牌。
我认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政策在下半年不会有所松动。一些行业的不景气会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出来。这在客观上对中国过剩的产业进行着结构性调整,不适应市场、产能过剩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
鉴于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印刷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不景气,如何在通胀环境下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结合一些地区中小印刷厂的实践,我提出五点建议:信心最重要,战略要转型,成本决胜负,效率定乾坤,市场是根本。
信心最重要
作为印刷企业,首先必须要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待当前的市场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态势,信心比黄金重要。
经济发展总是呈现波浪式的发展,有高潮就有低潮,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经济规律。当前印刷业面临的两个不确定性让印刷人很困惑。一个是未来的新技术革命对传统的印刷挑战,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已经对传统印刷产生了影响;另一个是紧缩政策后,各行业的不景气,造成印刷需求下降,直接影响着当前的印刷业。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和不景气,就要求企业客观地冷静分析,不能被这种形势所吓倒。
“信心比黄金重要”就是希望企业领导者不能过分地只看重眼前的困难,而是要着眼未来。印刷业机遇大于挑战。尽管新技术革命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但是印刷业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遇到的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而未来面临着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衍生出的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国家商业化和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都需要印刷,未来印刷市场也必定不断发展和繁荣。
所以作为印刷人,我们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那就是将印刷事业进行到底。企业要有一种大无畏的“亮剑”精神,面对残酷的竞争,有如两军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并且,要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我们更需要有一种辩证的逆向思维,那就是不利的形势下反而是发展最佳机会,充分借力竞争对手的困难,超越竞争对手。
中小印刷企业老板不能丧失信心和斗志,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适时适当地投入,调整、创新、改造。宁可“找死”,也不能“等死”。唯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行动,印刷企业才能绝处逢生。
战略要转型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印刷企业要学会从战略上进行思考,印刷企业老板要研究分析当前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思考自己的企业如何发展,这就是战略要转型。
战略要转型就是需要印刷企业的老板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和把握。要对印刷市场的变化有敏锐地嗅觉和专业地分析,要有对印刷行业的钟爱和专一的精神,有踏踏实实的态度。其实这就是战略上讲的“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当前印刷业竞争洗牌的规律是,印刷厂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活源不断地向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集中,这是市场竞争的法则。我们研究这个规律,就是要把握好规模经营和专业化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特色经营和差异化之间的关系。
战略选择首先要确立企业的文化战略,这是凝聚企业战斗力的关键。企业老板想要保持企业长期发展,首先要明确企业未来的愿景,经营价值观和企业现在与未来的发展目标。要让企业既有眼前小目标,又有未来大目标。很多印刷企业连战略目标和方向都没有,更没有凝聚人心的文化,一切顺其自然发展,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中最容易被淘汰出局。
战略选择还要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由于商业印刷门槛较低,所以会有大量的企业涌入,形成了惨烈的竞争局面。我仔细分析了众多的中小商业印刷厂,得出的结论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印刷厂从“市场价格战”转到“客户价值战”,围绕如何满足客户独特价值的需求做文章。这就需要从企业存在的价值链上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优势采取斜木桶理论,放大价值链优势,形成竞争对手无法超越的竞争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当前印刷企业必须研究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这是优秀的印刷企业冲出重围,生存发展的关键。
战略选择更在于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这就是著名的“三维聚焦”,这实际是一种战略选择和放弃,也就是如何比竞争对手更用心、更专注。更用心就是比竞争对手更了解客户需求,挖掘独特的客户价值;更专注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懂得聚焦客户,聚焦产品或业务,聚焦市场地域,只有集中力量,一点突破,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获得客户忠诚。
聚焦客户首先要进行客户细分,抓住核心客户。战略型客户是核心客户,是给你带来最大效益的客户,对于机会型客户和维护型客户也要有选择地投放力量。
聚焦产品和业务就是产品和业务细分,我们应该考虑侧重哪些产品和业务,当前的产品和业务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应该开发新的产品和业务。产品和业务聚焦对很多中国的中小印刷厂来说,最忌讳的是多元化,也就是在更大的印刷圈子里,什么业务都干,实际上肯定干不好,最终把企业给拖垮。
聚焦市场地域实际上是对市场进行细分,即哪些市场是你要重点开发的市场,要做好详细的分析,要确定开发优先次序,决不能在自己确定的市场区域内同时投放力量,四处出击。
战略选择还要明确企业的业务战略。这就是安排好三层业务链。也就是对印刷企业来说,我们要明确今天最赚钱的业务是什么?明天将要赚钱的业务是什么?后天还要考虑哪些业务?实际上这是产品和业务开发问题,中小印刷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必须要有今天的果树业务(核心业务)、明天的苗木业务(增长业务)和后天的种子业务。
我认为,中小印刷厂要学会战略选择和放弃,要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和差异化”之路。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