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吸引了一大批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巨头、国内龙头和重大装备项目落户。经过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凸显。装备制造业在历经多年的沉默之后,成为天津市第一支柱产业。不仅实现年均增速23.7%的高增长,而且质量迅速提升。预计到明年,天津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成为天津市首个超万亿元级的产业。
记者走进位于本市北辰科技园区内的中国南车天津产业园,在中国南车地铁车辆的组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用专业工具为车厢安装坐椅、空调等配套设备。不久前,他们刚刚完成了用于地铁三号线的9列地铁列车。未来,天津地铁5号线和6号线的机车也将在这里生产。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告诉记者:2011年初步到达100到200辆。到“十二五”期间,完全达到设计能力,目标达产500辆。欧洲的工厂没有一家厂会到达这个水平。
中国南车作为全球前五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2010年落户北辰,投资30亿元建设天津产业园。按照规划,中国南车将以本市为生产基地,除了发展轨道交通车辆,还将重点发展新能源大客车、风力发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天津南车风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湘介绍说:2011年这边风电整机7月份投产,形成300台套的能力,是2.5兆瓦的。风电叶片到年底形成600台套能力。电动汽车2011年形成1000台生产能力,主要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十二五”预计这里会形成100个亿的规模。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母机,在经济链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本市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核心,共实施了825个项目,总投资3990亿元。仅去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69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1.6%,其中大项目起到了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随着像南车这样的大集团、大装备的进入,天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市经信委装备制造处处长李敬忠认为,龙头项目引进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求一时的“大”,更为了长远的“强”:
装备制造业的大项目到天津来,实际上有一个战略意义。包括咱们现在来的一重、太重、柳工,这全都是行业里的(领军人物),像外资里的塔特比勒、约翰米尔这都是做工商机械的老大,山河智能全来了,都是在这几年来的。轨道交通,南车北车也都齐了。风电更别提,世界前十位咱们占6家。不光是大,而且是强,它一定要完成一个布局。
在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本市还通过配套建设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产业聚集效应和整合效应,带动了装备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
天津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王东坡从事采购工作多年。他对于这种大项目带来的产业链完善有着切身的感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企业产品所需的零部件,他们都要到南方集中采购,而现在,这种出差任务明显减少了:
现在三一已经建厂了,卡特彼勒也要在这边建厂。如果你这种企业越多他的配套企业越多,反过来,配套企业多了反而能吸引大企业过来,这边已经是个集散地了,我来,我不用找供应商,都是现成的。
对于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和激活效应,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的天津百利机电有限公司总经济师赵久占更是深有感触:
龙头企业在他的产品上一定是高端的、高质的、高新的,那么,对于我们的市场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了我们这些企业的发展。比如说,我们集团现在就参与了向一重、东方电气的投资,就是要带动我们这些企业的配套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这些大的企业对我们市场的销售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拉动作用。从数字上看,尤其是最近三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增长是非常快的。国有控股这块应该是在20%。
可以说,每一个龙头项目,都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配套企业围绕其左右。这无疑对整个行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提升创造了机遇,从而完成装备制造行业的战略布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和抓手。市经信委装备制造处处长李敬忠告诉记者:
我们引龙头项目是很重要的,但是龙头项目它能够产生的效益应该是放大的,1:3、1:4,那么这个4谁来做?咱们来做,咱们去完善这个链,延长这个链。围着产业链搞配套招商。围绕着大的龙头项目整体地把天津的装备制造业水平提升。
日前,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己经基本完成,将于近期出台。据了解,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航空装备、卫星制造与应用、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装备。根据这一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将达20%以上,年销售产值达到6万亿元。
看着这份规划草案,装备制造处处长李敬忠踌躇满志。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天津在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布局使得这五大板块中已经占得先机,大鹏展翅,指日可待:
这几块天津都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造修船也是在咱现成的十大成套装备里,航空航天天津来讲,特别是咱的空客大飞机,包括咱的直升机那很有可能产业现成规模的和气候的。还有咱们的海工,咱们毕竟有中海油,有很多很多的文章可做。咱们的智能装备天津也还是可以的。还有轨道交通,咱轨道交通齐了,城轨、地铁、高铁。天津下一步发展,应该讲,我也是挺充满信心的,这些都得益于这些年咱招的这些大项目好项目。一批大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更多的大项目正在建设中,它在“十二五”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