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壁垒
针织机械行业是集机械设计与加工、针织工艺研究、电控系统制造、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行业,技术壁垒明显。特别是近年来,行业不断吸取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技术密集的特征更为显著。
目前,行业内众多关键技术已被国内外主要企业掌握并多以专利的形式设立技术壁垒。大型企业尤其是国外企业普遍具有较长的经营历史,在机械制造、针织工艺研究、电控系统开发等方面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全面掌握行业所涉及的技术,技术门槛较高。
2、零部件加工工艺壁垒
针织企业需要针织机械长时间、稳定、高效地运转,对产品精度、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较高,而针织机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则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针织机械企业存在大量的非标准零部件需生产,行业内普遍采用外协加工的方式获取零部件。出于对零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以及技术保密等因素的考虑,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与行业内现有大型企业建立起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零部件供应商的加工工艺与针织机械企业共同发展,加工精度迅速提高,成熟的零部件加工工艺成为新进入企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规模效应壁垒
零部件成本是针织机械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其主要包括原料采购费与原料加工费。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在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中通常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大幅削减原料采购费与原料加工费,从而提高产品的成本优势。此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经营活动较为稳定,可以保证研发与科技创新持续不断进行,持续保持产品的技术优势。现有规模化生产企业的规模效应使得新进入企业存在规模效应壁垒。
4、品牌和客户壁垒
品牌是企业销售情况、产品质量、维修技术、管理服务和市场网络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对于下游针织企业,购置针织机械属于规模投资,品牌是影响下游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此外,电脑针织机械属于技术密度高的先进装备,操作及使用需要持续的技术培训,而不同品牌的针织机械在操作、维修等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使得针织机械品牌的更换使用存在一定的更换成本,客户对品牌粘性较高,老客户不会轻易转向新进入的企业购买产品。品牌的创建及客户资源的积累均需要长期、大量的综合资源的投入,新进入企业短期内难以与原有企业在品牌与客户方面竞争。
5、资金壁垒
针织机械产品造价较高,每台成本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规模生产需要占用企业较多的运营资金,新进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规模才能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转。此外,针织机械行业的部分大型生产企业如日本岛精(Shima Seiki)、慈星股份等对客户购买产品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流动资金的需求更加明显。新进入企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6、售后服务壁垒
下游针织企业需要针织机械持续生产,针织机械产品是否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否迅速得到机械维修和技术支持成为客户选择针织机械企业的重要因素。鉴于电脑针织横机等针织机械技术精密度高、针织企业数量众多,针织机械企业需要具备大量技术熟练的售后服务人员和广泛的服务网络,以保障下游客户的设备得到及时、快捷、妥善的维修。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投入、不断完善和后续维护,同时庞大的售后服务网络管理也较为复杂,存在明显的售后服务壁垒。
7、人才壁垒
企业只有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具有一批熟练的生产人员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较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的高级行业人才以及技术熟练的维修人员是产品品质有效控制、售后服务有效执行的关键,行业存在一定的人才壁垒。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