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筑路机械租赁现状聚焦
(1)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缺乏竞争力。
中国租赁行业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倍增,但是企业经营规模依然相对较小,从筑路机械租赁企业来看,截止2010年底,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凤毛麟角,上市公司至今未见。而欧洲前十大租赁公司年租赁额突破35亿欧元。
(2)低价恶性竞争,投资风险加大。
(3)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滥竽充数。
(4)服务体系缺失,设备故障频繁,施工的质量、成本和工期难以保障。
(5)筑路机械租赁行业起伏较大,主要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当前国内租赁企业网络化发展相对薄弱。
中国租赁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最近几年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难以匹配,要想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租赁企业要推动行业的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详见图2。
(1)当前租赁企业的应对之策。
改变简单的运营方式,不断创新,完善服务体系。
推动健全大环境配套机制:主要是征信体制的创建、税收政策的配套、法律规范的健全、从业资质考评认证。
资本市场的介入:租赁是重资产行业,是靠资本的力量推动和发展的。
创建适合本土运营的商业模式:国外大型租赁公司成熟的商业模式是连锁结构下的系统化、标准化的快速克隆及复制。
(2)徐州工力的具体措施。
徐州工力以诚信为合作基础,服务创造价值为动力,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实力,摆脱了恶性的价格竞争,稳定了业务团队,从规模采购、系统服务、施工辅助等各个环节创造利润,使企业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详见图3。
只采购一线产品,及时高效的服务团队,24小时整装待发,是运营设备的有力保障。
培训学校:为全流程服务提供保障拒绝冒牌设备参与,为用户提供全系列的设备总包。
同时,徐州工力呼吁机械行业重视安全与环保。比如:重视环保 关爱民生;建议制造商加强环保配套,严格装配质量,杜绝跑冒滴漏以及粉尘污染;狠抓安全 关爱生命;徐州工力在安全管理上也是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建议制造商迅速解决死亡事故频发的轮胎压路机安全防控问题。
4 巨大的市场体量,广阔的发展空间(1)中国经济体量分析——GDP及固定资产投资GDP及投资:2011年上半年GDP与投资数据,GDP增长9.6个百分点,比2010年增速降低了0.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6%。扣除价格因素,估计实际增长18%左右。
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率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需要中国未来强劲的基础建设投资,详见图4。
中国市场总投资额不断攀升:中国市场储蓄率及总投资额不断攀升,尤其是2002年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详见图5。
中国道路建设前景:建设市场持续稳定。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规划15.5万公里 目前已完成6.5万公里;高速公路未来5年需要新建2.5万公里;农村城镇化建设处于开端,大量道路工程需要上马;养护市场迅猛发展。公路养护里程不断攀升,2009年已经达到368万公里;高速公路使用周期为10~15年,最早10年建造的2万公里高速公路都已经进入了大修期;中国特殊的国情,道路超载严重,使得道路使用周期缩短,增加了维修的频率;刻意追求的完工提前量,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道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2)租赁需求日益上升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租赁行业的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目前中国市场的租赁渗透率(见图8)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大,这也意味着中国租赁市场的发展前景无限。
规模化租赁企业的出现是发展的必然。施工企业的集中化从产值上来讲,整个行业大概分为四类企业:千亿级中央军、五十至两百亿级地方龙头、五至十亿级一级企业以及大量的二三级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前5的央企大军几乎占据了上市公司的全部。从整个建筑业的产值来看,前5家占到全部建筑业68000家企业产值的18%,集中化特点非常明显。施工企业的集中化强力需求租赁服务行业的集中化(见图9)。
(3)国外租赁行业现状的启示:
国外有许多租赁公司,比如:欧洲的汽车租赁公司:只租一万公里;日本的联合租赁公司、西尾租赁公司;欧洲的Remi rent公司;美国的联合租赁公司等等。以美国联合租赁为例。2010年美国联合租赁的收入为22亿美元;共有 531个网点覆盖;7300名员工;2900种系列产品;9.5%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筑路机械租赁行业一路走来,从步履蹒跚到步伐矫健,一直都在奋力前行,中国租赁行业的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