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盛宴”尚未开席,但是嗅觉灵敏的车企们已经准备好刀叉严阵以待。由于在新能源政策的扶植标准问题上,仍没有严格的界定。因此,毫无疑问它又成为了一场内、外资车企充分博弈的战场。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出台之前,车企集体游说政府的工作不会有丝毫松懈。
1.中资的格斗
11月27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又来到重庆,这是他近期第三次来到重庆。这位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者,即将见证一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万钢表示,根据国际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和我国燃气汽车推广的成功经验,由政府来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商业化示范工程,是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11月27日,财政部经建司司长王保安在重庆明确表态,国家将通过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来支持。这是财政部对于新能源汽车支持的最为明确的表态。财政和税收的手段,而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角逐。
实际上,最近两年由于科技部在新能源方面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本土车企也逐渐改变了电动车专项启动初期的消极状态。
今年7月,长安集团率先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此后,上汽也不甘示弱紧跟着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司。11月25日,上海汽车(600104.SH)发布公告:公司将与其控股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上汽集团”)联手成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捷能汽车”)。上汽有关人士表示,这项内部代号为“H(混合动力Hybrid的第一个字母)公司”的项目,投资额为20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据悉,公司成立之后将主要针对混合动力、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对电驱变速箱、新能源动力系统等关键系统进行研发,有效降低整车产品油耗和排放。
把发展电动车作为终极梦想的比亚迪汽车也将在近日实现一个飞跃。12月15日,比亚迪将推出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比亚迪公关部人士表示,工信部179号新车目录公布后,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获得国家批准上市销售的资格。目前全球掌握双模技术的只有通用、丰田和比亚迪三家汽车企业,这将是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赖充电站的电动车,比国际汽车巨头提前了2(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