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实现利润2000万元,同比提高了50%,江阴凯澄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澄)已经完成了预定目标。凯澄近两年在行业里声名鹊起是有原因的。作为总经理,黄珑琳没有松懈的意思,他正在筹划着更实在的发展路子。
回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已经成为全国电动葫芦行业的龙头老大,甚至成了全球电动葫芦产销量最大的企业,凯澄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业绩,与公司多年来重视产品质量,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是分不开的。
黄珑琳表示,凯澄发展成今天这样,与前几年做的很多基础工作有关。凯澄花了5年时间进行整改,然后用3年时间在公司内部开展了"五强化"活动(强化行为规范、强化服务改进、强化质量管理、强化现场管理、强化考核机制),逐步形成了以"从严治厂、客户至上、诚实守信、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
2005年5月,凯澄整体搬迁到江阴开发区,新厂区在生产厂房、生活设施、生产设备、硬件配套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工作环境更趋合理、舒适和安全,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低,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凯澄改进和完善了电动葫芦装配线、油漆线、自动焊接线,减少了职业病的伤害,还根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配置了新设备。这些新设备包括为扩大生产能力而对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增添的设备,针对工序不能满足当前产品质量要求的环节更新的现代化设备。这一步一步的工作都为今天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黄珑琳说,2006年凯澄提出"两个水平"的提高,这"两个水平"一个是工艺水平,一个是模具水平。这是凯澄每年都搞的技术改造的一部分,今年也不例外。
如今,凯澄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并为国家重点项目如秦山核电、岭澳核电、宝钢三期、扬州电厂等生产了配套产品,在业内树立了较好的商业信誉,产品出口到阿根廷、菲律宾、澳大利亚、韩国、沙特、科威特、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实现了对日本的批量出口。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