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专业化生产和集群作战,从而形成合力和地域优势,对于现代工业来说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儿。这一特色在中国模具行业显得尤为突出,浙江宁波和苏州昆山的模具工业之所以全国闻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模具园区的建设和集群生产经营。或许是受其成功经验的启发和引导,最新的发展动向是,重庆、深圳、大连正在加紧建设模具工业园,沈阳、西安、成都、上海等地的模具园也都在积极筹建中。一下子冒出众多的模具工业园,不禁让记者在心中产生疑问,是真都需要还是一哄而上?
近日,从有关方面得知,长春市将在毗邻“一汽”的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内,用三至五年时间兴建一个东北一流、国内领先的模具工业园区。那么长春市兴建模具工业园又是出于何种考虑?业内人士如何看?企业对此是什么态度?带着诸多问号,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采访。
抢占天时 越早建园越有利
有资料表明,目前,国内模具行业正随着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和电子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而逐渐步入“黄金期”。截止到2005年,全国模具生产厂点已达3万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模具销售总额高达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模具生产企业总体上任务饱满、订单充足。
据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相国介绍,早在对外宣布启建长春模具工业园前,他们已在业内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当我们对企业提出成立模具工业园的想法后,很多省内外的模具企业均表示出强烈的参与愿望。目前,已有省内外的34家模具企业申请进区投资办厂,加上区内原有的14家模具企业,目前模具工业园内已有48家企业,购地总面积2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决定在距一汽-大众公司以西1公里的区域内,圈地1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将建设25万平方米的园区。按规划目标,模具工业园建成的第一年,工业产值要达到10亿元,税金达到9000万元,以后每年按30%的速度递增。”
对此,吉林省模具协会的专家认为,长春模具工业园的规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不在于第一年10亿元的产值,因为当前长春模具市场的规模已超过20亿元,并保持着每年15%的增长,因此10亿元本地市场即可解决大部分。重要的是30%的年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长春模具行业必须尽快争取更多的外埠市场份额。而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全国模具行业已达610亿元的蛋糕将会越变越大,因此,越早形成集群、园区和地域优势,首先在天时上就对长春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十分有利。
发挥地利优势 抢夺汽车模具市场
“发展模具业,长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李相国介绍说,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历来是汽车、机械、电子等制造业的主要基地。尤其是汽车产业,现在每年仅汽车模具的需求量就达10(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