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电股份)是我国防爆电机、起重及冶金电机、屏蔽电机(泵)、局部扇风机的创始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特种专用电机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佳电股份是黑龙江省扶持的信息化示范企业,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骨干企业。
佳电股份的生产模式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系列非常复杂,以按订单生产为主。一般由用户直接在企业提供的A、B类产品目录中选购,并根据个性化要求做少量变形设计,于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派生型号或规格。
另外,企业单个产品的零部件数量一般在100个左右,较多的在150个左右,比如某种起重三相异步电机约含有147个零部件。但产品的系列多规格多,总的零部件代号的数量庞大。据初步统计,企业已经登记的零部件代号约4万多个,部分零部件的代号中的流水号已经过千,比如端盖的零件代号已有2077个,接线盒座/盖的零件代号已有1325个。
佳电股份年生产能力在200万千瓦以上,与2005初预计的300万千瓦有近100万千瓦的能力缺口。因此,要实现目标,急需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在的生产能力。
复杂的设计及工艺特点为信息化实施增加难度
1.工艺守则太粗
佳电股份主要依靠工艺守则指导产品加工,单独的工艺卡片很少。这种粗放式的工艺管理模式,导致工艺文件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无法对企业的生产加工进行细致的指导。产品质量就完全依赖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和当时的心情,缺乏质量把关的评判依据,质量没有保障。
2.由于工作量巨大而没有细化工艺
由于企业的生产任务繁重,工艺部希望通过此次CAPP的实施,能够实现在不增加或增加很少工作量的前提下,提升工艺管理的水平,能通过工艺规程更好地去指导企业的生产加工,提高质量水平,减少浪费,为其它部门和ERP系统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
3.工装种类多,查找不方便
佳电股份的工装、工具、设备、材料种类很多,目前初步估计的钻模就有3千多种。大部分工装仍是采用纸质台帐进行管理,在编制工艺时查找不便。而且工装间通用性和重用率都较低,重复的工装种类较多,浪费了大量成本。
4.工时定额与工艺卡片脱节,工时定额与生产计划排产脱节
工艺部的工时定额和工艺卡片分别编制,编制工时定额时没有参照工艺卡片,造成工时定额卡的工序和工艺卡片的工序不一致。目前工时定额没有提供给生产计划编制部门,生产计划排产没有依据工时定额。工时定额与生产计划脱节会使生产计划不准确,可能导致车间或工段的不均衡生产。
5.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