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届广交会一期展会,佛山展团以26.6亿美元的订单实现比上届同期增长5.3%。然而,在实现订单增长同时,佛山企业不无忧虑和思考。
在广交会开幕前夕,商务部正式发布《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要求:到2010年进出口要实现基本平衡。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为进出口平衡制定明确的时间表。与此同时,在本届广交会上,有采购商认为中国产品提价“不完全合理”。在国家进出口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进口与出口、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平衡关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新政限制“低价出口”
今年9月15日,国家五部委正式宣布进一步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建筑陶瓷下降了5%,纺织品类下降了2%。
“对一些企业来说,出口退税就是他们的利润。”东鹏陶瓷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刘韧表示,“得益于之前的技术改造,在出口退税的压力上,东鹏陶瓷价格提升幅度很小,保持了价格竞争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自今年5月在商务部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后仍未出台。据悉该政策将可能在今年内正式出台。
“国家降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高科技产品出口退税率,这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导向与措施。”刘韧相信,限制不正当低价出口,肯定是政府下一步新政的重点之一。
然而,目前让部分企业困惑的是,虽然国家政策在极力敦促企业避免低价出口,但从广交会的成交情况来看,采购商们对燃油、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价格的上涨因素表示出不理解。
采购商质疑“成本涨价”
“expensive(昂贵的)。”来自欧洲的采购商Kenyon向记者说出了部分外国采购商在广交会上的心声: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贵,但是涨价的理由并不完全合理。
Kenyon有连续参加五届广交会的采购经验,他曾经到过佛山、惠州、东莞等多个珠三角地区的纺织、小家电工厂考察。与上届一样,纺织面料和咖啡机仍然是他采购的重点。
“油价上涨是全球的共同因素,但在印度、越南等国家,他们的价格却没有明显上涨。”Kenyon告诉记者,“今年我回访了一家两年前去过的中国工厂,两年了,他们的生产设备还是那么落后,一台都没有更换过。可以假设,如果这家工厂及时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那么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因素,就可以相互抵消。”从这个角度来说,Kenyon认为中国产品的提价并不完全合理。
“物美价廉本身就是吸引来中国采购的主要原因。”Kenyon最后告诉记者,今年他在广交会上的订单总额加大了,价格只上调了一点点。虽然现在中国商品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他不打算接受过高的价格。
企业谋划“平衡”战略
面对国家政策与海外采购商在产品价格上的双重“逼宫”,加强技术含量提<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