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特电气一马当先
11月10日,北京深圳大厦。
顺特电气有限公司推出的“节能环保中国行”北京站的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面对近百位各界来宾,顺特电气副总经理杨建宣布,顺特电气“成功开发出15系列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和密封式非晶油浸变压器,其中1250千伏安非晶干式变压器在武汉高压研究所一次性通过短路试验,成为行业内通过此项实验的最高等级大容量产品。”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该系列产品的非晶变压器噪声大幅降低了8~10分贝,“这几乎与硅钢片变压器不相上下”一位业内人士兴奋地说道。
抗短路性能差、噪音高是人们在承认非晶变压器节能的同时又担忧的问题。
顺特电气成功解决以上问题,无疑使非晶变压器的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目前,顺特电气非晶变压器的订单已有约20台,价值600余万元,现有300余万元的产品发往各地用户手中。该公司一位负责技术的高管透露,“明年我们将调整生产布局,使非晶变压器的生产能力达到约1亿元的水平。”看来,在干式变压器领域领先全球十余年的顺特电气意欲在非晶变压器战场大施拳脚。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钱江电气、济南志友、常州华迪等公司的非晶变压器也先后面市。
北京中机联供非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继斌介绍说,作为日立金属非晶带材在中国大陆销售的惟一总代理,中机联供生产非晶铁芯向全国数十家变压器生产商供货,目前已开足马力生产,尽量满足社会对节能的非晶变压器的生产需要。
安泰科技蓄势待发
随着我国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非晶材料作为一种制造和使用双节能产品,将其用于变压器的制造,正面临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10月20日,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包括顺特电气、北京中机联供在内的九家单位合作,签署了《非晶配电变压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大举进入配电变压器市场。
安泰此举,在于打破非晶合金原材料完全由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
安泰科技非晶制品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军11月10日在“节能环保中国行”活动中介绍说,按相关规划,安泰科技拿出增发股份募集资金中的2.6亿元,用于万吨级非晶带材及制品项目。该项目将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依托现有技术基础,2007年达到年产1万吨铁基非晶带材规模;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基础上全面提高技术,2008年实现年产4万吨铁基非晶带材规模。这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实现,将使安泰科技在非晶产业内铁基产能仅次于日立金属,位于世界第二的地位。
在上个月安泰科技举行的“庆祝国家非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万吨级非晶带材及制品项目启动会”上,安泰科技董事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干勇说,经过10年砺剑,非晶带材从基础研究开始,完成了材料研究、工艺和装备研究、元器件开发和应用研究、带材和铁芯中试生产的阶段,通过自主研发,成功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积极推广不能停步
非晶带材大规模产业化的实现,不只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是经济效益上的成功。虽然非晶变压器产品目前售价比普通产品高,但价差不超过20%,约三五年就可收回投资价差。对于使用寿命达30年的干式变压器而言,以后二十几年节省的电费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国内广大的电力用户,尤其是生活用电的用户和部分规模不大的工矿企业用户,变压器并不是由其购买的,而是由建设单位、总包商、电力安装公司等购买,由于最终电费是由用户负担,与购买方无关,故购买方只注重采购成本,而不考虑使用成本,致使非晶产品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顺特电气副总经理杨建、北京中机联供非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继斌等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出台相关调整政策,以经济或法律的手段促使供电部门、建设单位及中间其他环节从用户的最终利益出发,从节能社会的要求出发,积极推广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