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东风朝柴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商务大会在无锡举行,600余名经销商、服务商及配套主机厂代表与会。一年一度的商务例会本来乏善可陈,然而,细心的与会者发现:一向稳坐轻型车动力头把交椅的朝柴正在酝酿新的变革。
纵观2006年汽车市场,乘用车依旧如日中天,而前几年曾经一度“井喷”的商用车市场却日趋理性,其中轻型车竞争尤为激烈,朝柴营销公司总经理赵海港坦言:“我们在2006年初对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截至11月末,公司销售柴油机14万台,回款16亿元,这显然低于我们的预期。”
轻型车价格战愈演愈烈,将配套企业也悉数卷入其中,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发动机自然首当其冲。朝柴多年经营轻型车动力,龙头地位相当牢固,凭借着朝柴品牌,其发动机产品在市场上一般要高出同类产品千元左右,饶是如此,利润空间依然极为有限,与重卡动力尤其不可同日而语。低价格直接导致了产品同质化。面对着价格战的侵吞蚕食和同质化的泥沼,朝柴变革势在必行。
朝柴总经理赵庄表示:“公司在未来5年将依托东风市场,发展东风以外的市场,以保持在轻型车首选动力的市场地位。”事实上,如何在内外部需求之间寻找平衡曾长期并仍旧困扰着国内一些隶属于主机厂的发动机厂,国内某汽车厂曾通过勒令旗下发动机厂停止向福田重卡供货而获得了部分市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主机厂的这一策略不失为一招妙棋,但却将发动机厂置于尴尬境地。
东风旗下的朝柴也曾经遭遇过不少这样的尴尬,因为支持集团外的主机厂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东风集团主机产品的竞争力,朝柴曾经不得不放弃一些市场。赵庄说:“如今,东风集团领导转变观念,放手朝柴,将使朝柴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我们规划在未来5年做到年产21万台。”
如何实现年产21万台,确保轻型车首选动力的地位,朝柴自有其杀手锏。首先,朝柴的信息化建设在发动机尤其是柴油机厂当中一马当先。朝柴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德国SAP公司的ERP系统和CRM系统,实现了全程的信息化管理,而在机械制造企业当中,能将ERP系统成功上线并不在多数,而真正能将其成熟运用的则凤毛麟角。朝柴的ERP/CRM系统开发建设项目也因此名列2006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告,而其ERP项目则荣获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经典成功案例。
依托ERP/CRM系统,朝柴从整机销售、配件供应到服务保障,实现了整个营销服务工作的全过程闭环跟踪管理,进行集中的服务质量监督,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响应水平及服务质量。
在商务大会上,结合呼叫中心及ERP/CRM系统的统计数据,朝柴对整机代理商、配件代理商和服务商的经营全过程进行评价,对162家服务商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或罚款处理;对3家不能完成达标、不能对服务工作提供可靠保证的配件代理商中止了代理协议;对于26家不能适应朝柴公司发展的代理商给予撤站处理。通过更为科学量化的评价管理体系,重新整合优化了其营销服务网络。
在尔后启动的PDM项目,朝柴对所有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建设先进的产品设计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技术信息和生产管理信息的有效对接,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使客户的需求在产品上得以充分体现,提升了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应变力和客户满意度。
如果说信息化管理是苦练内功,那么在外部市场真刀实枪的较量靠的还是真正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说到市场,赵海港有着自己的一套营销理念,他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新的宣传语:我的追求,你的需要。意即制造商不仅要满足市场需求,更要引领市场潮流。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