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工人王玉胜的工资卡上最近又增加了200元。这样,作为厂里的高级工人技师,他的技能津贴每月已提到了500元。这与近年来该公司打造学习型团队,鼓励一线工人钻研技术密不可分。眼下,沈鼓拥有企业高级技工以上职称的工人占一线工人总数的90%以上。
“考上高级技工、技师,并与收入挂钩这一举措的确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沈鼓人事部部长律国军说,“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工人只有不断提高技能,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作为国内鼓风机行业的领军企业,沈鼓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电力、煤炭、国防等领域。在装备制造业中,他们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制造难度大,往往一个产品一个样,随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沈鼓每年新产品的比重已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据介绍,沈鼓近年来不但每年都要举办30多个培训班,对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11个主要技术工种中开展技能大赛,至今已举办了四届,对优胜者给予出国考察等奖励。曾连获两届装备钳工技能大赛状元的王玉胜,2006年4月第二次出国考察。目前,像王玉胜这样的技工状元,在沈鼓已有30多位。
2000年以来,沈鼓结合生产实际,对技术工人实行执证上岗制度,并对高级技工以上的工人实行津贴制。目前,在1106名一线生产工人中,已有90%以上的工人成为高级技工,其中有1名工人专家,28名高级工人技师,148名工人技师。工人专家月津贴为1000元。
据律国军介绍,这些年在沈鼓工人队伍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技术人才。54岁的杨建华是沈鼓惟一的工人专家,作为拼装方法的发明者,他眼下担任企业劳模与技师协会的会长,在培训工人技能方面,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36岁的高级技师徐强,多年来精益求精,创造出了“徐强精度”。新老两代优秀人物,为工人们刻苦钻研技能树立了榜样。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