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承接了我国出口国际市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巴西坎迪奥塔二期C项目1台350MW汽轮机制造合同,率先成功登陆美洲市场。此次合作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300MW以上60赫兹机组积累了经验,也标志着我国发电设备向国际市场又迈进了一步。
2006年度,哈汽通过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走企校研联合之路,不仅开发出高质量新品,还荣获了多项国家、部委及省市表彰奖励,在同行业中成为佼佼者。专家指出,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已成为当今中国机械制造企业既定的发展模式,但要真正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依旧困难重重。然而纵观哈汽的国际化征途,却始终风调雨顺,个中原因何在?
发展战略差异化
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运用其产品或服务独特的一部分,作为指导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方向。正如哈汽董事长、总经理杨其国所说,一个企业的技术领先往往是暂时的,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进步和提高,时刻站在科技领先的潮头,并放眼国际市场。这也是哈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真谛。
科技进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哈汽倡导开动每一个员工的脑筋,实现优势互补。哈汽的管理以统计学的理论,将简单的事情程序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提高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资金投入重研发
杨其国指出,企业快速发展取决于科技、观念和外部环境等,而科技发展在于投入。2006年,哈汽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相当于企业全年利润的15%,力求把哈汽打造成为创新型企业。2006年哈汽通过与高校强强联合,全年完成科研课题80多项,提高了汽轮机组的综合性能。
哈汽在工艺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先进的数控设备充分发挥效率。如原来的缸体加工效率较低、工艺路线较长,哈汽经过对工艺进行必要调整,集中相类似的工艺流程,最终实现了程序优化。
杨其国动情地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要干,而且要开动脑筋,用最科学的方法或最符合于我们行业发展和企业做强做大的方法去干。”哈汽注意到国外企业的规范管理,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哈汽发展的模式,形成了一条具有哈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产学研联手攻关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生命力。哈汽的科技发展之路始终保持清晰、坚定和通畅。首先,吸收行业中的一些优秀成果,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进行持续不断的交流与合作,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第二,经过优化和改进,开发出新一代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第三,将国内外优秀的技术成果进行归纳整理,采用国际上成熟的试验手段,使产品水平更上层楼。
哈汽人认为,让工程师到相关研究部门和大学进行技术交流、深造,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哈汽与哈工大、上海成套所、西安热工研究院、624所、西安交大、原上海机械学院等单位合作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在推出新品以后,还跟踪到现场进行测试。哈汽的研究充分借助于国内外的科技力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国内外公司也对哈汽有了新的认识。
技术服务两手抓
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开发新品,不断创新的前提条件。哈汽增置了一流的计算机工作站,选购有限元的分析技术软件,对涉及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流动分析技术软件,使流场分析典型块段的分析都得到了有效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PACD和UG管理平台实现了工业技术的标准化和系列化,通过数字模拟计算机装配,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好的战略和规范管理,同时还有好的考评手段,特别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哈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档案制度,在给用户提供设备的同时还进行长期跟踪,以便及时提供服务。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