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吉利控股集团的副董事长和上海华普汽车的董事长,徐刚认为上海华普汽车在2006年亮点颇多。
2006年已经过去成为历史,自主品牌的崛起毫无疑问为过去一年的中国车市留下浓重的一笔。那么,以弘扬“海派文化”、倡导“海派生活”而蜚声中国汽车界的徐刚,怎样看待2006年上海华普汽车的表现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近了徐刚。
说到2007年的具体目标,徐刚非常自信地告诉记者,华普2007年度的工作目标可概括为“518”工程,即2007年度整车生产51000辆,发动机生产80000台;计划销售量51000辆,其中国内43000辆,海外8000辆;销售收入达50亿;全年新研发车型5款以上。他很高兴地告诉记者,2007年华普将投产上市五款新车,并开发一个新的车型平台。并表示,科技含量很高的海域MB和三厢运动型的海迅MA也将全面投放市场。
徐刚说,华普将在市场开拓、品牌认知等八个方面入手抓提升,并将按照吉利集团的总体要求实施责任利润管理,让广大用户同享海派生活。
华普十亮点
1 生产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上海华普汽车2006年汽车产销2.8万辆,实现近20%的高速平稳增长。
2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绩。累计出口外销2675辆,同比增长236.05%,并创造了国内轿车出口单笔最大订单的纪录(2006年5月,出口2000辆轿车至利比亚)。
3 新产品研发硕果累累。2006年上半年推出了海炫AA中国首款女性车,下半年海迅AB上市,9.28海域MB下线,并与海迅MA一起,在2007年初全面上市。
4 二期工程基本建设完工。二期工程从2005年11月份开工到2006年10月基本竣工,在短短的一年内,使华普汽车的产能达到15万辆,跻身国内大中型整车企业行列。
5 华普发动机公司技术改造跃上10万台生产能力新台阶。2006年生产发动机近3.7万台,同比增长80%以上,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动机产品不仅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而且供给国内其他知名整车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完成的扩大产能技术改造项目,为2007年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6 产品质量全面改进提升。根据市场需求,完成了十大项目的质量提升,使华普汽车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公司开展了零缺陷质量教育培训和深入开展QC质量小组的活动、群智活动等,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
7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联合研究院与上海交大合作承担了上海市多个科技项目的课题研究,新能源研究院的油电混合动力轿车项目、100%甲醇燃料汽车项目双双列入国家科技部863科技创新计划,为华普公司的科研能力赢得了荣誉,三联合工作进展顺利,新的研究院大楼于2007年初即将竣工。
8 品牌建设引人瞩目。在2006年华普汽车被授予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华普汽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节油大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海迅AB入围2006CCTV年度候选车型并参加全国巡展活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华普赛车队在赛事活动中多次夺冠……
9 对外合作取得新成就。华普公司作为吉利集团的上海汽车生产基地,即将与英国锰铜公司合作生产国际知名的LTI“黑帽子”出租车,标志吉利/华普公司的生产迈出了国际合作的步伐。
10 员工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加盟华普创业的人数更多了,平均文化水平更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必将为华普事业新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业绩。
(来源:互联网)